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娱乐资讯 >>  正文

《阳台上》周冬雨王锵酸涩暗恋 深陷“成长迷惘”

发稿时间:2019-03-15 10:02:00 来源: 1905电影网 中国青年网

  1905电影网讯由张猛执导,周冬雨任出品人并特约出演、王锵领衔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阳台上》,将于3月15日春暖花开时登陆全国各大影院。这部提名第5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改编自任晓雯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未完成的复仇故事”,新人演员王锵饰演的主人公“张英雄”决心为父报仇,却对周冬雨饰演的仇人女儿“陆珊珊”产生复杂情愫的故事。

  电影《阳台上》改编自同名中篇小说,原著作者任晓雯以犀利冷静的笔触,深沉的现实关怀书写了“现实无力感中,弱者对弱者的伤害”,传递出世俗生活的艰辛和人性的复杂。第六代导演中的“异类”张猛,自《钢的琴》后再度以全胶片摄影镜头,风格迥异但依旧聚焦小人物,看似平静的故事背后蕴藏巨大情绪力量,全新人演员王锵首挑大梁、金马影后周冬雨倾情客串挑战出演“低智少女”,真实呈现了一位青春期少男在躁动荷尔蒙和未来迷茫感的双重折磨下,对“仇人女儿”因恨生爱的暧昧情愫,传递了城市高速发展中的年轻人所经历的“成长阵痛”与迷茫常态。首任电影出品人的周冬雨不计报酬默默支持导演张猛,并直面关于影片“看不懂”的争议,感恩“差评”,直言“文艺片本就存在争议,而矛盾感正是期望观众感受的主题。”

  看点一 定档315聚焦“拒绝成年” 春暖花开共赏酸涩“暗恋”

  作为3月最受期待的国产胶片电影,《阳台上》以上海老居民区拆迁为背景的影片,讲述了一直生活在家庭庇佑下的青春期男生“张英雄”,在步入社会后的成长之痛。导演张猛曾说,每个人面对这个社会,都像是一个婴儿,对前路怯懦、对未来焦虑,表面上看起来无所事事,内心却充满躁动不安,而“张英雄”把这种不安的无力感投射到了“仇人女儿”陆珊珊身上,少男少女间酸涩朦胧的暗恋本就撩人心炫、而“因恨生爱”的复杂羁绊更为这段情愫平添了一丝“罗密欧朱丽叶式”的悲剧浪漫色彩。

  城市在飞速发展,一些人紧跟潮流、一些人却因为 “拒绝成年”而被停在了原地。在电影《阳台上》里,导演张猛选取了一个这样的视角:在一座大跨步往前走的城市里,一切都以秒为单位发生着极速变革。而对于那些曾经扎根于这片土壤,将一代又一代灵魂融入城市血脉的“原住民”来说,他们恰恰是在这股日新月异浪潮中反应最迷茫的人群,往日的怡然自得让他们停留在了舒适圈、习以为常地选择了“拒绝成年”,张英雄也不例外的是其中一个。作为青春期的少年人,张英雄在经历自己人生的“二次断奶”,而作为城市的原住民,他正和他的父辈一起经历这座城市的“成长阵痛”。

  看点二 周冬雨首任出品不计报酬默默支持文艺片“直面争议”

  周冬雨作为电影《阳台上》的特约出演戏份并不很多,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她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电影出品人。谈及将《阳台上》作为“出品首秀”,周冬雨的回答更是尤为坦诚:特别喜欢张猛导演聚焦现实题材的角度和风格,而自己对文艺片和胶片电影也有非常独特的感情,虽然时间没有那么充裕,但是还是希望能和导演合作。对于和周冬雨的此次合作,导演张猛也表示两人是一拍即合,“2015年我们在杭州,当时就商量一起拍一部戏。后来在上海电影节又见着了,我说现在有一个《阳台上》,女主角没有什么台词也没有什么戏份,她说正好有20多天空余的时间,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张猛还特意对周冬雨表示了感激:“知道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投资,冬雨最后也投了一部分钱,我是拍摄后期制片人告诉我的,先前我都不知道,感谢冬雨默默地支持我们。”

  在此前的校园看片中,电影《阳台上》引发了一场有关“文艺片之争”的激烈论战。一方观众激动发言,称在近两小时的观影中“全程看不懂”、“根本不明白影片想要表达什么”,更用“失望”、“烂片”、“圈钱”等字眼直面问责导演,而也有另一方观众即刻当场反驳,谴责“电影不能作为商品来衡量”,赞影片生活化的真实呈现、深刻的社会洞察不可多得,更直言“看不懂可以,但不要开骂”。面对由影片引发的涟漪式激辩,谈及自己初任出品人的首部电影,周冬雨回应,“文艺片确实会存有争议,也不会像商业片有那么强的卖点。相信我们的片子,懂的人自然会懂。”对于批评声,她表示了感谢,“感谢大家!文艺片本来关注度不高,反而正式这些方方面面的声音,为影片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目光。”

  看点三“异类”导演张猛《钢的琴》再归来 独特视角聚焦小人物蕴含强大力量

  身为导演,张猛曾被媒体评价为一个“为了个人尊严不断奋斗”的电影人,甚至更有人称他是“异类”,“身为华语电影第六代文艺片导演,却不靠参加国际影展博得眼球。”电影《钢的琴》集中体现了张猛鲜明的个人风格:小人物、现实感、温情幽默,这些也成为他作品的关键词,这部影片最终入围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张猛本人也借此在业内崭露头角,连续入围第28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并进入了广大电影观众的视野。未上映的《胜利》、《枪炮腰花》同样延续了他一贯笑中带泪、聚焦现实的个人风格,令人备受期待。

  除导演职责外,张猛作为监制的表现也相当亮眼:改编自冯唐的同名小说,由李玉执导的《万物生长》、由新人导演刘紫薇执导的《我心雀跃》,皆以独到的艺术审美和故事内涵,形成了无可取代的艺术风格。此次继《钢的琴》后,张猛再度携现实题材回归,带来聚焦小人物生活的《阳台上》,和《钢的琴》一样继续聚焦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但风格迥异,《阳台上》更加平静克制,但不掩盖人性中的问题,也不回避人性善良的本质的探讨蕴含强大力量。每个人面对社会都是一个“婴儿”,迷茫恐惧是必经的阶段,“抗拒成年”或许至今仍是很多成年人的常态,但直面现实是不可逃避的人生命题。

  看点四 全胶片拍摄真实成像 做数字化时代“背道而驰的人”

  自电影《钢的琴》开始,张猛便一直坚持放弃使用数字、而是胶片来进行影像拍摄。“全胶片摄影”也由此成为了他的一个标签,给诸多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谈及此,张猛还曾自嘲说,在数字化越来越普及的当下,“选择胶片其实是一件背道而驰的事。”但从入行起,就坚持选择用胶片去记录影像,张猛也有自己的原因:作为创作者,胶片拍摄的方式不仅在现场能给他留出一个思考的时间,更能带来一种电影独有的“仪式感”,而让他着迷的,正是这种仪式感。胶片拍摄不是实时的,还要通过后期到洗印厂洗印出来,需要有一个等待的过程,“我觉得那种对我来讲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张猛解释说。

  在《阳台上》的拍摄中,作为出品人的周冬雨更是对张猛的“全胶片拍摄”给予了百分百的支持,她直言“即便是用胶片,我们也从没有吝啬过资金方面,一直是十条、十条地来,比数字摄影还要拍得多。”即便全胶片带来了较高的制作成本,但在拍摄中张猛仍然精益求精,不降低对任何一个镜头的要求。在胶片成像中,影像经由感光材料,在从受光到成像的过程里形成了丰富的层次,立体感更为真实,带来了数字信号难以传递的现实纹理与质感。在张猛的“全胶片”影像里,观众跟随镜头下的“张英雄”、从上海狭窄巷弄的老居民区、到繁华一时的海港、再到荒废无人的破损轮渡、喧闹吵嚷的连锁饭馆,能真实触碰到一座大城市飞速发展的脉搏和那些被遗忘角落里“原住民”人群的心跳。

  看点五周冬雨挑战极少台词低智少女直言镜头虽少但“每帧都重要”

  作为炙手可热的实力青年演员,周冬雨以其无可取代、复制、模仿的超强个人风格,真实细腻的独到表演方式、以及对人物内心的精准把握,收获了一众影迷的衷心青睐,更赢得了同行有口皆碑的高度认可,在业内外都备受肯定,成为了当下大银幕上魅力与实力兼具的炙手可热演员。从影以来,她所塑造的角色都大胆突破了以往常见的银幕女性形象,凭借独立、自我、坚强等特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除了在影片《阳台上》中出品人之外,她更大胆挑战,以突破性表演动情诠释了“陆珊珊”一角。

  虽作为特别出演,在《阳台上》正片中的戏份并不多,但周冬雨也倾注了十分的努力,因为在她看来“每一帧都是挑战!只要角色好,镜头能有12分钟,还是120分钟,其实都一样。”在影片中,男主人公“张英雄”为填补精神上空虚,给自己的精心筹划了一场“复仇计划”,意外的是,他却在这个复仇里因为日复一日的跟踪、窥探,对仇人女儿“陆珊珊”萌发出了复杂情愫。而作为低智少女的“陆珊珊”,智商发育还不到10岁儿童的水平。极少的人物台词,特殊的人物设定,符合角色的重复性动作,对于一直寻求角色突破的周冬雨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为准备角色,她“光是练习走路和眼神的状态,都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

  看点六全新人演员王锵首挑大梁 银幕首秀独战金马影后上演“酸涩暗恋”

  电影《阳台上》的一个最大胆尝试,便是启用新人独挑大梁,出演影片主人公“张英雄”。对于新人演员王锵来说,此前从未参与过任何影视作品的拍摄,首次大银幕触电之作,便与实力导演张猛、金马影后周冬雨结缘,不得不说是机缘与挑战并存。作为电影《阳台上》的绝对男一号,王锵在镜头前松弛真实的表演、备受导演张猛的肯定,被赞“很有天赋、很有灵气的好苗子,前途无限。”出品人兼搭档周冬雨更称,“不愿错过每一个有潜力的好演员,要争取给像自己一样拥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

  对于新人演员王锵来说,他收获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并以优异表现、超高标准完成了它,没有辜负信任。选择全新人演员独挑大梁,出演电影的绝对男一号,将这样一个处于故事核心位置和几乎占影片90%篇幅的角色、交给了一个此前毫无任何表演经验的全新演员,无异于在他身上押上了全部赌注。但对于导演张猛来说,为达到影片真实感,他需要这样一个全新面孔,来演绎这段“纪录”式的故事。而最终王锵也不负重任,以自然松弛、生动细腻的镜头表现力,完美呈现了原著作者任晓雯笔下“长相斯文”,但“绣花枕头一包草”、怯懦迷茫的张英雄。

  看点七“第三代批评家”任晓雯原著改编 优质IP洞悉世事冷暖

  电影《阳台上》改编自青年作家任晓雯的同名小说,被视为“上海第三代批评家代表之一”的她,不仅从事小说创作,更对文学评论和时评文章尤为擅长,可谓创作与理论兼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学习,赋予了她对社会现实敏感而锐利的观察力,这种透彻冷静的洞察性、抨击力和思辨色彩不仅体现在她的评论文章里,更渗透进她的小说创作过程中——既有强烈现实关怀,又不囿于现实逻辑的束缚。作家王宏图更曾评价她的小说“面貌各异,姿趣横生。无论是迷宫设置、奇幻变形,还是日常生活剪影,都作了极富才情的尝试,表现出多方面的才能。”

  以现实“事故”为基本线索的《阳台上》,实质讲述了一个“未完成的复仇故事”。由于拆迁,张英雄的父亲被陆志强逼死,于是张英雄便上了复仇之路,但是懦弱、犹豫却使得他在复仇的过程中逐渐对陆志强的女儿产生了复杂的感情……故事主人公名叫“张英雄”,但这恰恰并不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成长故事,在现实面前,“英雄”这个名字反而透露出一种心酸和反讽。这部现实力作被评价为“在扎实的叙述技巧下,靠冷峻的语言和深沉的现实关怀书写出了世俗生活的艰辛、人性的复杂。”对于很多和电影主人公处于同一成长阶段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和“张英雄”面临相似的挑战、拥有同样的困惑,离开父母打造的“温巢”、初尝社会的辛酸苦辣,开始理解那些人生中无能为力的时刻,青春期“二次断奶”带来的磨砺和酸涩,正是每个人没法逃避的“成长阵痛”。站在《阳台上》,你能看到什么,3月15日,春暖花开时,敬待揭晓。

责任编辑:靖强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