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娱乐资讯 >>  正文

《我的阿勒泰》:不落窠臼的返乡故事

发稿时间:2024-05-09 08:44:00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由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的《我的阿勒泰》正在央视一套播出。这部只有8集的迷你剧首开先河上星央视一套黄金档,作品通过质朴疗愈的影像、轻喜剧的叙事风格向观众展示普通人找寻真我的心路历程,是一个带着轻盈诗意和散文韵味的返乡故事,也是一部美学独树一帜的影视作品。

  《我的阿勒泰》根据作家李娟的同名作品改编,这是一本长销十余年的自传散文集,作者以细腻朴实的笔触还原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风貌。现实生活中,李娟从小跟着母亲来到新疆生活,她把在新疆阿勒泰的生活趣事和种种见闻,都写进了《我的阿勒泰》里。新疆阿勒泰以哈萨克民族为主,李娟一家是那里是少有的汉族人,李娟的妈妈在当地开了一间小卖部,李娟在县城工作不顺利,便回到阿勒泰与妈妈一起经营小卖部。

  剧版《我的阿勒泰》讲述了李文秀这个汉族少女在追求文学梦想的道路上所经历的挫折与成长。剧集开篇,19岁的李文秀在乌鲁木齐的餐馆打工。性格内向自卑的文秀始终怀揣着一个文学梦,却因读书不多而被嘲笑。在搞砸了餐馆一次重要的接待之后,李文秀不得不收拾行李,拿着被同事骗剩下的遣散费,不远千里回到阿勒泰投奔母亲张凤侠。

  近年来,返乡剧已经成为荧屏女性题材创作的新类型,在这类故事中年轻的女主人公往往遭遇职业瓶颈返乡,并在返回家乡后遇到帅气的男主角,由此在女主角寻找人生意义的主线剧之外辅以爱情支线。《我的阿勒泰》使用了返乡剧常见的故事模板:大城市中屡屡碰壁的李文秀选择回到家乡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此过程中结识了哈萨克少年巴太,逐渐发现了家乡之美。《我的阿勒泰》是首部散文影视化改编的作品,成功的戏剧化改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散文作品弱情节的问题。

  这部剧的独特之处在于地域特色,展现了阿勒泰的绝美风光和哈萨克族牧民的原生态生活,剧中主角母女的剧情线也有不同以往的打开方式。马伊琍饰演的母亲张凤侠是从江苏来的知青,丈夫早逝,一个人照顾痴呆的婆婆。虽不是草原儿女,张凤侠身上却有一种反世俗常规、极具原始生命力的侠气,她大胆洒脱用坚韧智慧解决生活难题。马伊琍在角色演绎上突破形象,诠释这个异于常人的奇女子身在旷野的野性和粗粝,全无《繁花》中夜东京老板娘的精致感。

  剧中,返回家乡的李文秀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主动要求帮妈妈去要债,收账的过程一波三折,因为语言与人情世故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最后误打误撞换回了巴太家的一头骆驼,李文秀开心地和张凤侠说虽然自己没啥用,但也算要回了账。妈妈却告诉她,“啥叫有用?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 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自由自在,也很好嘛。”这番对“有用”的解释,打破了李文秀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其实一个写作者所追求的艺术精神,不需要那么实用,而是要勇于去追求一些无用之用。

  作为一个身处青春迷茫期的文学青年,焦虑内耗是现代城市生活留在李文秀身上的印记。她曾问老师,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却又不知道写什么,该怎么办?老师回答,“如果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那就试着从自己的生活写起:去爱、去生活、去受伤。”剧情循着李文秀回归、碰撞、融入家乡的人生轨迹展开讲述。返乡的身份为李文秀带来独特的观察视角,她回归家乡过程中与当地的游牧文明产生的碰撞与融合,为剧情增添了矛盾和看点。

  《我的阿勒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取景拍摄,当地如诗如画的壮美风光也成为了作品的独特标签,但作品并不是田园牧歌的简单描述,用一种远离尘嚣的全新视角去看世界,探讨人与生活的关系,故事内核可以引起年轻人的共同思考。

原标题:《我的阿勒泰》:不落窠臼的返乡故事
责任编辑:靖强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