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娱乐资讯 >>  正文

当国漫“重述”经典,不断焕发生机

发稿时间:2025-03-31 15:08:00 来源: 海南日报 中国青年网

  作者:丁 乔

  2月28日,在央视频2025首发大会上,《哪吒之魔童闹海》出品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说,将携手总台央视频,联合推出首发项目《红楼梦》动画电影。随着《哪吒2》在全球的爆火,经典作品改编的动画电影再一次以异常强劲的姿态进入国人的视野。事实上,动画作为一种接受度高且易于传播的艺术形式,一直都以载体的形式,促进了许多经典作品的传播。特别是《西游记》《封神榜》这些易于改编的“先天圣体”,更是贯穿于国产动画的发展进程当中。今天就来梳理一下国产动画中那些经典名著的身影,它们曾经温润了我们的整个童年。

当国漫“重述”经典

  动画电影《白蛇·缘起》海报

当国漫“重述”经典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动画片几乎是属于这一代人独有的童年回忆。美丽的九色鹿,浓眉大眼、三头六臂的哪吒,还有那只画着京剧脸谱的、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文学名著等改编的动画片几乎占据了所有国产动画的半壁江山。在那个电视机刚刚普及的时期,动画短片以它流畅的线条、鲜亮的色彩和活泼的艺术特色,成功占据了许多观众的休闲时刻,甚至是许多80后、90后对童年时与父母相处时光的美好回忆。而这同样也是国产动漫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这个阶段改编的动画,内容多样,题材丰富,总体而言,一般以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寓言故事,以及一些神话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母本。比较著名的有《九色鹿》《南郭先生》《阿凡提的故事》《三个和尚》等动画短片,还有像《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这样在日后被反复改编的经典作品。有意思的是,除了这些出品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动画电影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作。像《神笔马良》《曹冲称象》等,也是很多人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

  从艺术形式的选择上,这些作品同样有着极其多样甚至某种实验性的特征。在动画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几乎任何能被用来实现动画想象的形式都被搬到了银幕上。《南郭先生》《鹬蚌相争》的剪纸艺术,《神笔马良》的木偶,当然还有应用最为广泛的水墨动画等。在那个特效和后期制作几乎为零的年代,这些来源于民间传统艺术的技术手段,成为了将那些经典文学作品在动画世界中具象化的珍贵桥梁。倘若我们以今天的视角回看,这些由经典改编的漫画作品,也是使这些民间艺术手段得以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

  一枝独秀的《宝莲灯》

  时间来到2000年前后。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经典的改编也逐渐从多点开花逐渐转向有的放矢。在整个电影市场都痴迷于制作“大片”的时代,动画作品也向着这个方向行进。1999年上映的《宝莲灯》,第一次将3D技术融入动画电影当中。依然是流畅的线条与灵动的水墨,但新技术的引入使动画电影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客观地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优秀的改编动画作品并不多,所面向的观众群体也大多以少年儿童居多,取材的作品,也大多围绕着《封神榜》《西游记》等家喻户晓的名著展开。孙悟空和哪吒这两个经典的“天庭反骨仔”也成为了反复被提及的经典流量大IP。但有些遗憾的是,由于主要面向的是少儿群体,作品目的也大多带有“传授经典”的普及性质,所以虽然改编作品不少,却大多都是“编”大于“改”,难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惊艳之作。这就使得《宝莲灯》成为了在这一个时期国漫领域一枝独秀,甚至是带有“绝唱”性质一般的存在。

  事实上,《宝莲灯》从叙事上已经初步显现出“重述经典”的端倪。它打破了民间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孝”字当先的主题,将沉香的人物性格立体化,以成长叙事的视角来重述了这个故事,让整部影片围绕着成为“自我”这个成长主题展开。而这种对经典大胆改编的做法,也为日后大量国漫作品重述经典开启了新的灵感大门。

  国漫崛起与经典重述

  2019年,《白蛇·缘起》上映,作为《白蛇》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虽然没有收获很高的口碑,却成为了国漫领域“XX系列”或“XX宇宙”的开端。统一的画风、分段式的叙述,重新发掘和填充经典作品中的细节,并借由这些细节丰富甚至重述原作的主旨等特点,正随着《白蛇》系列的出现,逐渐成为国漫对待传统经典的全新叙事策略。所谓“旧瓶装新酒”。相比之前的以新技术展现将经典具象化,新时代的国漫反其道而行之。这些看着动画电影长大的创作者们正以经典IP作为载体,开始讲述属于自己的新故事。

  如果《白蛇》系列还不能完全体现新国漫“经典重述”的特征,那么《哪吒》系列的爆火则彻底标志着国漫在这一领域的成熟。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瞬间引爆暑期档。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哪吒。除了保留了《封神榜》当中关于哪吒、李靖、敖丙等人物的名字和基本关系,影片几乎将所有人物和情节都进行了重述。“灵珠”与“魔丸”这个概念的引入为哪吒的故事重新架构了一个宇宙,几乎所有人物的性格和故事走向都在这个新的宇宙中被改写。在此之后的《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同样延续了这个叙事策略。

  事实上,以《哪吒》系列为代表的新国漫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进行了这种“重述”。所有的经典在时间的长河之中都会被反复讲述。相比修饰,对经典进行大刀阔斧的重述,赋予其在新时代下的新意义,或许才是令经典不断焕发生机的不二法门。(丁乔)

原标题:当国漫“重述”经典
责任编辑:王目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