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14年抗联史里的小人物与大信仰
发稿时间:2025-08-28 07:24:00 来源: 紫牛新闻
当演员们满脸泥巴出场时,甚至有点分不清谁是谁,电视剧《归队》开播给观众带来震撼。老山东带新兵田小贵混入采参队,目睹参帮为独占百年参王投毒弑友;福庆和云虎被迷晕卖进金矿,塌方中险些活埋;卫生员兰花儿搀扶伤兵汤德远逃亡,却撞见母亲因“保甲连坐”被日军处决。 六名失散战士的归队之路,串联起挖参、淘金、谍战等东北民间生存图景,堪称抗战版《荒野求生》”。
一脸泥巴分不清演员,专注于人物和细节
剧集开端,战士们的冻疮、裂口、脏污的牙齿都真实还原,给剧集带来真实质感。饰演抗联小队排长鲁长山(即老山东)的胡军掰开动物粪便寻找未消化的食物这一幕震撼了许多网友,正在吃饭的网友表示代入感极强,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何来引人深思。
专注于人物和细节,实力派演员成为剧集加分项。为了贴合抗联战士的人物设定,胡军在进组前减重37斤,从此前《北上》时期190多斤的船老大化身成为《归队》中150多斤的老山东。胡军减重至颧骨凸起,这个人物许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分饼子时他故意逗新兵:“藏挺深啊!”下一秒省下口粮塞给伤员。 观众叹道:“幽默与狠戾在他皱纹里共生”。胡军将新袜子奖励杀敌战士:“穿上它,脚暖了心就稳。 ”后战场发现断肢,他凭袜子残片认出小战士,颤抖拾骨入怀。从叙事风格上看,《归队》的笔触并不压抑沉闷,也不刻意煽情。这样的细节在《归队》中还有很多。
由于队伍被打散,老山东与战友们定下了八棵松“归队之约”。他在爆炸前叮嘱大家:如果有人活着,就去牡丹江松林镇的八棵松刻下名字。这句话成了幸存战士们的信念支柱。面对敌人的围剿与饥寒交迫,这场归队之旅宛如穿越炼狱的荆棘之路,小队个人纷纷上演生存自救指南。鲁长山果敢坚毅冒死犯险解救自己陷入危难的队员;二班长汤德远(李乃文 饰)因家庭羁绊和命运捉弄,信仰一度动摇但最终还是选择“归队”;青年战士田小贵(陈靖可 饰)作为地主家的儿子,竟然把家里的护院全带走参战;卫生员兰花儿(袁姗姗 饰)误入“土匪窝”,却带出了一支能打善战的武装队伍;战士高云虎(任彬 饰)九死一生逃到松林镇,和酒馆老板娘大阔枝(蒋欣 饰)情投意合,在是否归队的选择上犯了难,与一路肝胆相照的战友福庆(宋家腾 饰)产生了分歧,但最后两人还是一起跟随排长继续抗日……从分散到集合,从小家到大义,抗联战士们面临着特殊时代下源于人性的艰难选择。
电视剧聚焦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在全民抗战的特殊时代里,被战火阴云笼罩的东北大地上,一群在生存线苦苦挣扎的普通抗联战士,历经艰难坎坷,却始终信念如一,奋起反抗坚持归队。在胡军看来,“‘老山东’这个角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表演,更像是一场‘精神对话’。在带着小队前行时,他脚是僵的,胃是空的,可心头始终揣着沉甸甸的分量——那是对战友的责任,对家乡的牵挂,对胜利的信念。这段经历,让我实实在在触摸到了抗联精神的温度。”
它讲14年抗战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东北抗联十四年抗战是中国抗战史的壮烈篇章之一。它厘清了一段重要的历史——它讲的是14年抗战,不是8年抗战,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还原,能让观众更完整地了解东北抗联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归队》以十四年抗战为“经线”,普通战士命运为“纬线”,多线交织勾勒出普通抗联战士的群像。剧中,不同背景的战士各有命运轨迹:鲁长山带领残部在林海雪原寻找归队方向,是抗联“只要打不死,那就打不散”精神的缩影;汤德远在困境中曾有动摇却愈发坚定;田小贵从少爷成长为抗联战士,是年轻一代家国情怀觉醒的写照;高云虎在爱情与使命间选择重返战场,是英雄“有血有肉”的侧面;兰花儿改造“土匪窝”,体现抗联精神对零散力量的感召,丰富了“归队”内涵——既是战士归队,也是力量向信仰汇聚。这种“以小见大”的打开方式,让观众跟随角色命运起伏,自然触摸到东北抗联的历史脉络。
《生万物》演员“组团”去了《归队》
《归队》主创阵容强大,由擅长书写“平民史诗”的著名剧作家高满堂携李立、汝盛、李洲编剧,知名导演臧溪川、赵阳执导,胡军、李乃文、陈靖可、袁姗姗、任彬、宋家腾领衔主演,蒋欣特别出演,林永健等特邀主演,倪大红、刘佩琦、艾丽娅、李洪涛等友情出演,李俊贤等主演,俞宁辉担任摄影指导,王力刚担任美术指导,陈敏正担任造型指导,韩红担任音乐总监制。
有意思的是,至少有6位《生万物》的演员出演了《归队》,绣绣俩爹又见面了!倪大红在《生万物》中饰演抠门地主宁学祥,在《归队》中则变身为硬气农民老驴子;林永健从《生万物》中视土地如命的农民封二,化身为《归队》里身份成谜的伪满警察局长肖铁林;宋家腾在《生万物》中是反派封腻味,到了《归队》则成为了抗联战士万福庆。此外,还有张笑阳、张逗逗、艾东等演员也同时出演了这两部剧。两部剧前后脚接档播出,热播剧如此联动让熟人局之间默契十足。此前《扫毒风暴》等过硬品质剧集中也曾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演技过硬的演员尽管戏份不多,却因为“好用”常受到同类型剧集的青睐,而信任的团队和演员之间也常常延续合作。
从已播出内容来看,《归队》以微观视角为抗战题材开辟了新路径——不刻意追求宏大,而是深耕人性真实,以情感共鸣打动观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