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精心打造原创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全国巡演一路火爆
发稿时间:2025-06-18 16:55:00 来源: 人民论坛网
6月14日至15日晚,北京舞蹈学院原创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在深圳巡演结束,观众好评如潮。
北京舞蹈学院原创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自6月6日杭州巡演第一场公演,已经在五个城市共演了10场。在深圳公演两场,该剧一路演一路火爆。
北京舞蹈学院是享誉全国的名校,被誉为“舞蹈家摇篮”,在学科实力、国际交流及专业设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舞蹈学、表演、编导等专业位居国内顶尖水平,并长期承担国家舞蹈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承的核心任务。
为构建艺术实践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新范式,北京舞蹈学院用了三年多的努力,精心打造了这部大型原创舞剧《唱支山歌给党听》。 自 2025年6 月 6 日,杭州首站启动公演以来,五城十场演出一票难求,一路巡演,观众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在公共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次,构成了文化艺术领域独特的 “北舞现象” 。
据介绍,北京舞蹈学院打造的这部作品《唱支山歌给党听》与原创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 《“为人民而舞”——舞动经典》三部优秀剧目共同构成北舞上半年全国巡演“组合拳”,这一举措既是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学研创演”人才培 养模式的立体化呈现,更是顶尖艺术院校以文化服务社会、用精品反 哺人民的生动实践。
“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西南腹地到沿海城市,北京舞蹈学院师生带着对艺术的赤诚,将舞台化作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刘岚介绍道,“ 这不仅是艺术的传播,更是用舞蹈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让党的光辉照进更多人心中。 ”
真诚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破圈密码
《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部舞剧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它以和平解放西藏、 废除农奴制以及建设发展西藏的历史为大舞台,围绕“阿妈和她的孩子们 ”两代人的不同命运展开。在旧时代的黑暗中,农奴们遭受着残酷的压迫,阿妈和她的孩子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随着解放军的到来,西藏迎来了光明,孩子们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写。通过“生来为奴”“天路之下”“走向幸福” 等篇章, 生动再现了党领导西藏人民开展民主改革、走向繁荣发展的壮阔历史。
“最初关注到这部作品,是在抖音刷到一则点赞量特别高的谢幕片段, 特别燃、特别喜欢。” 一位刚看完深圳站首场演出的观众说道。这部舞剧以藏族传统舞蹈为根基,融入现代舞的张力与戏剧化叙事, 通过“向下”的压抑肢体语言与“向上”的昂扬舞步对比,呈现从黑暗到光明的历史转折。剧中,失明的女儿与藏族牧羊人共舞的欢快段落,以及尾声中藏汉双语合唱主题曲的场景,让观众在泪水中感受到跨越民族的情感共鸣。很多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当经幡般的圆环在舞台展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新生。”
在创作谈中,该剧总导演、北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主任靳苗苗教授坦言,当接过这一主题创作任务时,首要思考的是如何破题立意。在历经数次框架建构与推倒重来后,最终决意突破传统主旋律舞剧的叙事视角,选择从最平凡的人物视角切入,所以在这部舞剧中特别塑造了两位母亲形象:赋予生命的生母与象征党的“汉族阿妈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双重叙事,将‘党是母亲’的情感内核具象化”。她提到,剧中融入的山歌、哈达、青稞等元素,并非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通过舞蹈语汇实现了“传统的现代化转译”。例如,用“圈舞”这一古老形式象征团圆,用流行音乐改编的主题曲引发年轻观众共鸣,让红色题材既庄重又充满现代青春气息。
该剧自2022 年年底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至今的三年间,一直受到观众欢迎。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 媒体平台持续保持高热讨论度,搜索“唱支山歌给党听”,既能看到“宇宙神剧无需多言”“一看一个不吱声”等普通观众的安利,也能捕捉到“主旋律的艺术突围,整体叙事的情感破壁”等专业评价,甚至有大V发出“主旋律题材竟能如此年轻态表达”的惊叹。这部由北京舞蹈学院倾力打造的舞剧,正以破圈之势完成从剧场舞台到短视频平台、从舞蹈专业圈层辐射至大众文化领域的现象级传播。
“出人出戏出精品,是北舞始终坚守的艺术追求。”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表示,近年来学院通过“学研创演”一体化模式,将课堂教学、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舞台实践深度融合,强化课堂学习与艺术实践同步进行,既延长了作品的打磨周期,也让人才培养更早接受社会和市场检验。
作为学院艺术实践的负责人,北舞艺术实践中心主任兼青年舞团团长张海君感慨颇深,此次《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火爆出圈,正是北舞人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以演出为实践中心环节、潜心打磨精品的生动诠释。他还透露目前全国多家剧院和演出机构发来邀约,团队正在根据需求精心规划后续演出事宜。
(作者:杜恩湖,北舞供图 张曦丹/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