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娱乐资讯 >>  正文

《母亲的直觉》:一部在空挡中轰鸣的惊悚片

发稿时间:2024-06-18 07:32:00 来源: 北京日报 中国青年网

  冯新平

  备受推崇的摄影师班诺特·德姆,在其职业生涯中留下了众多视觉精湛、充满深度的时代剧作品,如《天才雷普利》《万物理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此外,他还与时尚界的佼佼者巴尔曼、迪奥和香奈儿合作,为这些品牌拍摄了多部电影,展示了他对视觉美感的敏锐捕捉和独特诠释。正是这样的背景,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他为何选择《母亲的直觉》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并亲自担任摄影指导。

  在一个宁静而无名的小镇,家庭主妇爱丽丝(由查斯坦精彩诠释,她的发型灵感来源于金·诺瓦克在《迷魂记》中的经典造型)与席琳(由海瑟薇出色扮演,她身着杰奎琳·肯尼迪风格的时尚服饰)比邻而居,两人的家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木板房。作为多年的好友,她们常常拼车一同接送皆为9岁的儿子——爱丽丝的儿子西奥(由伊蒙·帕特里克·奥康奈尔饰演得栩栩如生)和席琳的儿子马克斯(拜伦·D·比尔尼茨诠释得深入人心)——前往当地的学校。到了周末,两位女士与她们的丈夫组成了一个看似和谐的四人组。席琳的丈夫达伦(乔西·查尔斯的精湛演技为角色增色不少),是一名医药销售员,而爱丽丝的丈夫西蒙(安德斯·丹尼尔森·李虽然出场不多,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报纸编辑。

  一切不幸始于孩子们从学校带回的鸟笼。马克斯在将鸟笼挂在树上时,不慎从阳台上摔下身亡。爱丽丝在花园里目睹了悲剧即将发生,她焦急地跑上楼试图阻止,却为时已晚。由于小时候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父母而独自幸存,爱丽丝对于任何可能发生的危险都极为敏感,这种内疚和自责使她悲痛欲绝。然而,席琳的悲痛却更为深重。事故发生时她正在打扫卫生,这让她深感自责。

  席琳与达伦陷入崩溃的边缘。前者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后者则常常借酒浇愁。与此同时,爱丽丝、西蒙以及他们患有过敏症的儿子西奥虽然表面上维持着正常的生活,内心却充满了愧疚,他们刻意与席琳保持距离。当席琳看似恢复健康回到家中时,她的性格却发生了转变——变得异常冷漠。直到与西奥之间建立起一种纯真的友谊,席琳才重新展露出一些温暖。但随后,一系列离奇事件和“意外”接连发生,让席琳开始怀疑爱丽丝隐藏的致命动机。两个朋友之间产生了深刻而激烈的裂痕。

  莎拉·康拉德-克罗勒的剧本从这里开始巧妙地设置了悬疑,暗示爱丽丝可能正在失去理智。她承认自己曾经历抑郁症的困扰,并在机构中接受过治疗。在这种状态下,她坚信席琳是因为被某些话冒犯,而采取了极端的行动——如藏起老太太的心脏药物,甚至对西奥的过敏症状视而不见,导致后者因误食席琳厨房中随意放置的含花生饼干而陷入危险。

  米切尔·特拉弗斯的精美服装设计为剧情增添了更多层次。爱丽丝的衣着选择显得有些异常。她身着紫色、茶色和蓝色格子搭配的上衣与脚蹬裤套装,这种颜色组合并不适合她的肤色,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这进一步暗示了她的精神状态可能并不稳定。而席琳的着装则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自身的风格。她偏爱靛蓝色、巧克力色和葬礼黑色调的搭配,这些颜色都象征着稳重和端庄。她总是佩戴着标志性的珍珠项链,这是她母性恒常不变的护身符。然而,在她偶尔的茫然凝视或嘴角抽搐中,却透露出一丝她可能在精神健康方面有所不足的迹象。这两人的衣着和举止,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

  查斯坦和海瑟薇的表演都堪称出色。前者的表演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气质,仿佛是从严肃剧中走出来的角色——她的每个反应都被精心地淡化处理,情感表达含蓄而内敛;后者的表演风格则更为直接和戏剧化,倾向于直接面对镜头,以近乎挑衅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情感,其脸部表情丰富多变,能够迅速从震惊转变为愤慨。二人的精湛演技原本让人期待满满,但影片在惊险刺激的营造上却未能达到预期。这部电影试图复制1990年代心理惊悚片的经典感觉,然而由摄影师跨界执导的班诺特·德姆在面对复杂的剧情时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电影开篇将近一小时,观众被卷入爱丽丝对席琳复仇计划真实性的猜测中。查斯坦在诠释这个角色时虽然很努力,但频繁展现出的困惑与偏执却让人感觉有些过度,这与她擅长的角色特质似乎有些背道而驰。她的丈夫则不断提及其治疗历史,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她的精神混乱。乔西·查尔斯的表现可圈可点,但遗憾的是,他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是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相对而言,海瑟薇的角色需要她展现无辜与对恐怖的嘲弄,她以专业的演技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

  然而,电影的一大问题在于过于冗长的黑暗场景和关于爱丽丝婆婆心脏药物可能被篡改的副线——这一副线不仅缺乏吸引力,还拖慢了电影的节奏,让观众在期待中消磨了耐心。作为一部心理惊悚片,《母亲的直觉》并未完全采用夸张的叙事风格,其视觉表现受到约束,甚至显得呆板,与故事逐渐加剧的偏执感不相符。爱丽丝越来越确信席琳在算计她,然后又越来越担心这可能只是她自己的臆想。这部电影并没有让我们深入爱丽丝的心理世界,享受她崩溃的内心,而是让我们保持了一种尊重的距离。

  《母亲的直觉》无疑是对电影史中辉煌时代的深情回望,是向希区柯克经典惊悚片的致敬之作,并在此过程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此片源自奥利维尔·马塞特-德帕斯2018年的同名法语影片,后者则是由芭芭拉·阿贝尔2012年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来,这样的创作脉络凸显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传承。

  然而,当我们深入影片内核时,却不难发现其存在着某些与现代审美和叙事技巧脱节的元素。影片中的两位女性角色,道德金发美女与神秘棕发女郎,她们的冲突和争执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陷入了一种陈词滥调的模式。而整部影片的叙事节奏,尽管在某些部分展现出了缓慢而深沉的韵味,但整体上却显得缺乏紧凑感和结构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当代性和吸引力。总体来看,这部电影在叙事上显得模糊不清,未能有效地构建出紧张的氛围。它就像是一辆在空挡中轰鸣的汽车,在心理惊悚片的丰富性和吸引力上显得有所欠缺,因而无法带给观众所期待的驾驶体验。(作者为文艺评论人)

原标题:《母亲的直觉》:一部在空挡中轰鸣的惊悚片
责任编辑:靖强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