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乌鸦与麻雀》剧照。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高倩
一座框架,几个“格子间”,上海解放前夕的人间百态,被装进舞台上一方切面般的小天地里——75年前,电影《乌鸦与麻雀》巧妙围绕石库门一栋小公寓里形形色色的人们,对国民党统治状况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经典作品的力量历久弥新,昨日,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乌鸦与麻雀》迎来首演,在当代戏剧舞台上,老电影焕新醒来。
话剧《乌鸦与麻雀》由导演黄盈、编剧彭泽凌、舞美设计张鹍鹏、灯光设计韩东、多媒体设计何思思等艺术家担纲创作。“这部影片的魅力不仅在于内容,也在于创作背景。”黄盈说,“我们认为有必要把1948年至1949年间的创作过程与故事本身相结合,如果脱离背景讲述故事,今天的观众也许无法直观感受到作品的重要意义。”
1949年,在相继出品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影片后,上海最主要的进步电影基地昆仑影业推出了讽刺喜剧《乌鸦与麻雀》。《乌鸦与麻雀》片如其名,通过家国同构的精致设计,以小见大地展现出国民党摇摇欲坠的统治景象与普通民众的困境诉求。新中国成立后,该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话剧《乌鸦与麻雀》的改编演绎双线交织,一条线重现上海昆仑影业电影先驱的创作场景,一条线寓言式地展开“乌鸦与麻雀”的角力:公寓顶楼住着国民党特务侯科长和他的情人余小瑛,二层是学校教员华先生和华太太,一层前堂住着做生意的萧老板和萧太太,后堂狭窄的空间里住着原主人孔老头,楼梯间地板上睡着女佣小阿妹。旧社会崩溃在即,侯科长计划出逃,在房子的归属问题上,原本各有顾虑的房客们在受尽压榨后决定联手抗争。这些鲜活的角色与昆仑影业电影人彼此映衬,汇成了时代洪流中渐有燎原之势的点点星火。
生动朴实的阶层群像,是《乌鸦与麻雀》的一大看点,话剧对他们的塑造不限于轧金子、打麻将、抢盘尼西林等细腻热络的日常生活,也在舞台空间中埋下种种暗喻,比如,公寓的布局设计耐人寻味,这是黄盈从电影中延续下来的灵感,高居顶楼的“乌鸦”、“双脚离地”的知识分子、撑起社会基石的普通市民……房间的位置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在舞台艺术中,阶层间的壁垒与对比被格外立体地展现出来。
黄盈透露,《乌鸦与麻雀》用9台摄像机、8个屏幕的影像内容结合戏剧表演,进一步拓展表达空间。
在影像与戏剧的关系上,作为国家大剧院中国影视经典改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乌鸦与麻雀》沿着前作《十字街头》的路再做探索。“戏剧演出是一次性的、稍纵即逝的、不可复制的观演体验,我们的审美感受源自每一个舞台瞬间的积累,而电影是对传统观看方式的一次可复制的技术革新,通过景别、角度、运动和蒙太奇,拓宽每个表演瞬间的艺术表现。”黄盈说,“在这个系列创作中,我们以对电影文本进行戏剧文学改编为起点,进而在舞台空间中把戏剧瞬间与电影瞬间融合、对立、组接、并置,打开同一时间下的不同维度,最终与观众一起建立一种审美上的‘立体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