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宁
在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里,上甘岭战役可谓最为悲壮惨烈、可歌可泣的篇章之一。以往不乏文艺作品聚焦这一战役,尤其是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成为形塑几代人集体记忆的经典之作。在上甘岭战役72周年之际,电视剧《上甘岭》开播。该剧从当代人的审美与视角出发,以精良的艺术手法构建了一部立体式、全景式的战争史诗,塑造了一批富有典型意义的英雄人物,以此重新叩访历史硝烟。
宏微交织与庄谐杂糅
近年来,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涌现出一批手法多样、视角多元的佳作,如电影《狙击手》《长津湖》《志愿军:存亡之战》,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等。电视剧《上甘岭》的出现,对这一题材形成了有力的补充。
《上甘岭》剧照
从叙事手法上来看,宏微交织是该剧的显著特色。该剧将上甘岭战役的来龙去脉、双方的攻守转换讲述得丝丝入扣,同时将这一方寸之地上的惨酷战事放置在板门店谈判、美国大选等更大范围的国际政治博弈中,在揭露了战争与政治的复杂纠葛的同时,也展现出宏阔的创作视野。创作者用大量的史料和可信的情节,重述了一段逻辑缜密、脉络清晰、主题鲜明的整体性历史。
与此同时,该剧在宏大与整体的书写中也兼顾日常与细节的描画。战场上的橄榄球赛、八连战士们艰辛的坑道生活、段显峰父女的生活往事……这些细枝末节的融入让革命历史具备了丰富的生活肌理与情感张力。从宏观的国际博弈到中观的战役全局再到微观的日常细节,该剧由此成功构建了一部层次分明的全景史诗。
上甘岭战役的底色无疑是悲怆的,但该剧没有一味地以悲写悲,而是有意点缀了许多喜剧元素,进而形成了一种庄中有谐、悲喜杂糅的美学风格。该剧塑造了胡满仓、范元宝等一批带有喜剧色彩的人物,同时加入了战友们讨论如何烹饪范元宝的松鼠、战士们在坑道断水的情况下只能自我调侃“喝光荣茶、立国际功”等桥段。这种以喜写悲的手法,拉近了英雄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身上所展露的慷慨无畏的悲剧性崇高精神更易引发观众的共情与共鸣。
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相交融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常常面临如何呈现历史真实的问题。尤其是在影像产品日益成为重要历史媒介的今天,这个问题就变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在这方面,《上甘岭》既注重历史现场与真实人物的描摹,又兼顾虚构人物与艺术细节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首先,该剧在当代电影工业与技术的保障下,充分再现了上甘岭战役的历史情境。从坑道构筑、武器装备等战争场景的还原,到人物的服装、台词、举止等细节的呈现,都力求符合彼时的历史语境。剧中,敌我双方的炮火对垒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喀秋莎”火箭炮密集划过天幕,成为近年来荧屏上令人难忘的战争奇观。影片对于15军军长秦基伟等诸多真实历史人物的塑造也可圈可点,对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牺牲场景的再现,再一次激活了人们早已刻骨铭心的记忆。
其次,影片还充分调动艺术虚构的力量,在编织情节的同时虚构了一群性格各异、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智勇双全的核心人物——随军参谋段显峰的塑造。作为军事学院助教的他毅然弃笔从戎,将满腹军事理论应用于战场之上,以其高超的谋断与坚定的信念感召着周围的将士。作为在许多原型人物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典型形象,段显峰这一人物既勾连了志愿军高层的运筹帷幄,又直观地展现出前线战士们的冲锋陷阵。他与木讷执拗的双喜、看似怯懦的范元宝、风趣幽默的胡满仓、坚韧温婉的杜文锦等诸多人物一起,织就了上甘岭战役的精神光谱。
当代视野下的历史重述
需要进一步看到的是,电视剧《上甘岭》并不只是再现了上甘岭战役的战争全貌,它立足新时代语境对于革命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重述与转换,展现出显著的当代视野。
这种当代视野一方面体现在立足当下国族命运与社会发展趋势去重新观照历史。例如,作为贯穿全剧的核心人物,段显峰被塑造为一位能文能武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激烈残酷的战争前线仍然苦心孤诣调动科学知识、破解军事难题,最终在步炮协同作战方面取得了卓然的成效。显然,创作者试图向我们印证,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凭借的不只是舍生忘死的无畏精神,也在于专业智慧的支撑。借由这一形象,知识分子被重新想象与塑造为历史的主体。
该剧的当代视野还体现在对当代受众情感结构的触发上。这尤其体现在段显峰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上——他实质上是一位联通历史与当下的新型革命者形象,是当代观众理想主义与国族情怀的化身与投影。一个明显的细节是,在黄继光牺牲的场景里,创作者特意安排段显峰亲眼见证了这一幕——他充当了荧幕前观众的眼睛。这正是该剧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到历史深处去寻找共同的记忆与价值,以此更好地面向未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