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热搜》讲述了一则“流量为王”的现实故事
杨天东
随着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数据正成为我们描述与理解世界的关键。从经验层面来看,尤瓦尔·赫拉利提出的“数据主义”理念似乎正在不断应验。
数据主义是一套科学逻辑,在艺术领域,数据叙事正与此展开对抗。
抵抗数据主义的“数据叙事”
所谓“数据叙事”,即数据进入人类的文化系统,经由文学、影视等艺术媒介编码,进而建构情感与意义——具体到影视艺术,数据不只是简单地作为背景或工具,而是深度嵌入影视的情节组织、人物建构和视觉呈现之中,成为新的叙事模式与观众对话。
数据叙事以艺术的方式表征数据驱动的时代,是对“数据资本主义”这一虚假幻象的深刻反思。如果说数据主义奉行“数据至上”理念,那么“数据叙事”则将“人”视为宇宙的核心价值和意义。
“数据叙事”最早出现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
2016年,HBO推出科幻剧集《西部世界》,至今共推出四季,备受好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拟的主题乐园中,该乐园为富有的游客设计,提供高度沉浸式的冒险体验——与栩栩如生的人工智能“接待员”互动,比如,射杀、寻欢作乐。在该乐园里,接待员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完全由后台系统的数据加以塑造和控制,这些数据包括游客的偏好、乐园的运营状态以及无数次的循环体验。接待员们的觉醒,正是从逐渐意识到数据所塑造的虚假身份开始,他们发现,自己所谓的自由意志与个性都是被程序预设的结果。
在《西部世界》中,数据不仅是人工智能运行的基础,更是用来描绘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核心手段,所有角色的命运无不被数据和算法左右。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在一个由数据所定义的世界中,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黑客帝国》系列电影构建了一个由数据模拟的虚拟现实“矩阵”:当主人公尼奥看到“矩阵”的真实样貌时,他眼前的虚拟世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绿色的代码流在他面前飞速流动。该场景展示了人类被困于数据幻象中的生存困境。与《西部世界》中接待员一样,尼奥的觉醒和反抗,是个体对抗数据体系、追求真实自由的象征。
《黑镜》系列剧集也是数据叙事的代表之作。该系列作品以独立的故事单元探讨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中许多情节都涉及数据如何渗透并操控我们的生活。在最新一季(第六季)的首个故事《琼糟糕透了》中,琼是一家数字公司的“白领”,她发现,流媒体平台播放的故事正在不间断地搬演她的日常生活。这让她陷入崩溃的境地。最终,她联合故事的女演员向流媒体平台发起猛烈攻击。《黑镜》系列剧集对技术依赖、隐私问题和社会控制的探讨,揭示了数据时代人类面临的种种伦理困境,与《西部世界》对人性、自由意志的探索形成了有趣的对话。
《西部世界》《黑客帝国》《黑镜》等作品都是数据时代的文化表征,体现了影视作品在数据叙事方面的开拓性贡献。
数据叙事的中国实践
近些年,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以及技术型社会的来临,中国电影从内容到形式层面推陈出新,数据叙事便是重要的方面,体现了中国电影创作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努力。
在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2》中,出现了一个“超级智能体”角色——Moss。借助这一角色,影片展示了人工智能可能带给人类的深刻影响,呼应了当下学术界热议的人机伦理、人类与技术关系等问题。
影片中的一个场景耐人寻味:由于地球危机,人类不得不进入地下城中生活,然而,地下城的名额有限,主人公需要进入领航员空间站面试,以换取儿子和妻子进入地下城的资格。面试时,Moss通过生物传感器等设备,多角度地读取了刘培强的数据信息,并为他提供了“最优选择”:让他的岳父带着儿子进入地下城,因为“根据您夫人的体征测算,她的生命将于84.3天后结束”(Moss语)。
该场景体现了“人被数据化”后的无奈与悲凉。数据时代,机器的决策取代了人的自由意志,人类的传统价值观,如情感、道德判断被冷冰冰的数据逻辑所改变。
如果说《流浪地球2》还是依托科幻电影的类型想象,忻钰坤执导的《热搜》则讲述了一则“流量为王”的现实故事。在电影中,社交平台上的热搜榜单由数据驱动,无形地影响着公众的情绪、舆论方向,甚至可以影响个体的生死。这种数据驱动的叙事,揭示了资本凭借数据对社会的掌控和对个体自由的剥夺,引发观众对真相、对数据背后利益链条的反思。
数据叙事还体现为个体的情感交流模式。在曹保平执导的《涉过愤怒的海》中,女儿与父亲缺乏沟通,只能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最终,父亲通过浏览女儿的社交页面后发现,女儿并非死于他杀,而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困境。
社交媒体时代,点赞、评论、转发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交流方式。正如赫拉利所说,我们无法通过自身的感受获得意义,唯有将感受汇入滚滚流淌的数据流,方能连接更大的世界。换句话说,在互联网时代,只有数据关心你,只有算法最在乎你的感受。在过去,我们会向家人和朋友倾诉、交流我们的感受,但现在,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体验转化为数据。
随着数据日益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领域,数据叙事也不断拓展其表现范畴。比如,反映电话诈骗的《孤注一掷》、直播卖墓地的《保你平安》、以外卖员群体为表现对象的《逆行人生》等影片,都在某些方面将日常的数据物、数据事件引入故事中,引发我们对数据化生存的思考。
数据叙事的价值旨归
数据叙事的终极价值在于反思数据主义、解构数据神话。
数据叙事的兴起,揭示了数据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博弈。人文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情感和道德判断,而数据主义则将一切现象数据化,用量化的方式解释人类行为。如上分析可见,在这种博弈中,数据叙事常常通过揭示人类对技术的依赖,以及这种依赖对个体自由的限制来反思数据主义。
比如,《西部世界》中的“接待员”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份的虚假性,并开始反抗数据体系,这正是人文主义对数据主义的抵抗与反思。数据叙事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我们,尽管数据正在重塑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但人类的情感和自由意志仍然是无法被完全量化的。
数据叙事不仅具有叙事上的创新性,还具有审美解放的价值。对于深陷“数据囚牢”的当代人来说,数据叙事成为我们反思数据世界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那些被算法和流量掩盖的真实与虚伪。
在审美层面,数据叙事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美学体验。这种叙事方式激发观众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要求观众在欣赏中重新思考人与技术、个体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在创作层面,则要求创作者对“技术”及其背后的“资本”保持批判性。
以《逆行人生》为例,该片将镜头对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外卖员群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差评”“准点”“微笑服务”等数据监控指标对送餐员的人生控制,体现了难能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伦理层面的人文关怀。然而,从数据叙事的角度出发,该片未能真正揭示外卖员这一数字劳工群体(也是每一个当代人)的真正困境所在。在数据主义时代,如果不对资本滥用技术加以批判,而是将希望寄托于普通人的努力、善良等道德品质,其再现时代和社会的艺术思想深度将大打折扣。
总之,数据叙事不是冷冰冰的数据逻辑,而是关乎人类情感、社会变革和文化未来的重要叙事形式。中国电影的数据叙事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期待电影人能够继续探索数据叙事的多样性,创作更多具有反思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让数据不仅成为叙事的工具,更成为解放个体意识、启发社会思考的重要力量。
通过这种方式,数据叙事可以在推动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同时,也为全球观众提供一种来自东方的独特视角。
(作者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