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璐
2025年的农历新年,不仅有影院里的贺岁大片,还有手机小屏上热播的微短剧。文旅、公安、革命等新题材涌现,悬疑、喜剧、科幻等多类型登场,各大长短视频平台铆足劲,激战“春节档”。多位从业者认为,面对激烈竞争,短剧行业也正回归理性,精品化成为行业新议题。
上百部微短剧逐鹿春节档
临近春节,微短剧市场愈发热闹。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微短剧陪你过大年”2025年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一口气推出63部推荐剧目,并首次增加电视大屏端。观众第一次可以在河北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等10余个电视台频道观看《警务室的故事》《以和为贵》等短剧。
长短视频平台也纷纷入场,启动2025年短剧春节档。腾讯视频推出短剧主演陪观众过春节,直播陪看精彩剧集。抖音宣布30部精品短剧将轮番上线,覆盖春节、家庭、爱情、青春、成长等各类主题。翻看其春节档片单,其中不乏大牌影视公司和大IP长剧的衍生剧。
“第三方平台统计显示,今年春节,已有超过100部微短剧抢占春节档赛道,竞争相当激烈。”短剧投资人李立向记者感慨,近期多家制作方对微短剧片名和内容进行一轮密集修改、调整,想要在春节期间打出爆款。
各方为何纷纷看好春节市场?“电影春节档已深入人心,大家更愿在春节进行娱乐消费。”李立说,除了短剧,网络电影、游戏等线上娱乐都有“春节档”之说,也希望借势分得春节流量的一杯羹。
春节短剧扎堆,机会和风险并存。采访中,记者发现,并非所有短剧从业者都看好这一“档期”,反而认为跑出爆款的难度会增加。“春节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当观剧时间被压缩至睡前的一两个小时,内容竞争会更加激烈。”编剧林溪说。
内容高度同质化困局待解
“打开短剧App,一度不知道该看啥,片名、海报,一眼扫过去都几乎一样。”市民孙女士说,她发现,部分短剧为吸引流量,不但片名庸俗难耐,套路也几乎如出一辙。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说,大量微短剧在题材上过度依赖已获成功的套路模式,制作公司压缩制作周期,采用流水线式生产模式,流量平台的算法进一步迫使创作生产者无限迎合数据指标,以致市场上充斥着创意雷同的产品。在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晖看来,相当多的微短剧创作主体存在故意抄袭,故意侵权现象,甚至利用AI换脸、换声音等技术方法直接照搬版权方作品。
“过去一年,短剧同质化程度非常高,特别是融梗现象产生了一定的市场导向。”某微短剧制作机构负责人黎娜说,所谓融梗,即在作品人物设定、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方面直接将他人具有可版权性的思路援用过来,亟待治理。
李立认为,如果微短剧内容同质化严重这一困局得不到解决,网络大电影或成其前车之鉴。“网络大电影近年来影片票房不断下降,实际分账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也是早期野蛮生长,题材扎堆,同质化严重,甚至营销也呈现套路化。”
精品化成今年行业新议题
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在提高微短剧的入局门槛。今年来,各大视频平台不约而同提出精品化目标,希望从题材、剧情、画面等方面发力,提升微短剧质量。
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的春节档微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为例,记者注意到,该剧讲述了1931年上海龙华兵工厂内,许家老三和小妹与国民党斗智斗勇,最终把重要情报传出,使大批左翼作家免于被暗杀的故事。整部剧将革命题材与悬疑叙事相结合,别开生面,内容题材上颇有创新。
改变商业模式,也成为微短剧精品化的重要环节。目前,微短剧的盈利方式包括广告营销和付费观看两种,后者对流量投放十分依赖。在部分从业者看来,以广告营销为主的免费模式赚快钱的空间更小,有望进一步凸显微短剧内容价值,更考验内容本身。
“精品内容的流量和口碑可以‘双向奔赴’,这也是长剧几十年经验和教训的积累。”中国视协微短剧专委会会长赵依芳说,要让良好的市场环境、正向的商业反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业态,产业上下游也应携手为精品创作提供更有力的市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