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雷雨》是中国文学与话剧的经典之作,多年来在戏剧舞台上长演不衰,一部以主题的宿命感和台词的环环相扣著称的戏剧作品,会如何通过舞蹈艺术呈现?3月29日、30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出品制作的舞剧《雷雨》首次亮相京城,在保利剧院接受北京观众检阅。多位舞者用戏剧张力极强的肢体语言,演绎出雷雨夜的焦灼与惊变。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方非 摄
舞剧《雷雨》保留了原著里的8个人物,但在叙事上对曹禺先生的原著进行了调整,以“侍萍凝眸”开篇后,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山翀与沈徐斌、孙秋月、赵磊等舞蹈家同台,通过《闹鬼》《喝药》《混战》《贵客》《春梦》等8场戏,串联起一场偶然与注定写就的宿命。
在曹禺先生的《雷雨》中,那个郁热的、压抑的、密不透风的、即将到来的雷雨夜,是全剧最核心的意象,舞剧则“以舞带戏”,把雷雨夜的气氛呈现为具体的人物关系,塑造一场被扼住咽喉的命运大戏。舞剧伊始就是一场大群舞,准确描摹出不同人之间的关联。混乱中周朴园与繁漪之间的压制与抗争,周萍与繁漪之间的鬼祟与欲望,周朴园与周萍之间的权威与服从,鲁大海与周萍之间的剑拔弩张……舞剧开篇就已经立在舞台之上。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双人舞。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雷雨》中的特色舞段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的舞段连缀相得益彰,不着一字,就展现出人物难以抗拒的命运和复杂丰满的内心激情。当鲁侍萍向即将纠缠在一起的周萍和鲁大海伸出手,观众仿佛听见她差点冲口而出的“萍”字,却又硬生生改成了“凭什么”;当周朴园踏足在周萍身上,周萍惶恐地把父亲举起却又不知如何安稳放下,观众显然看到了传统社会父对子的血脉压制;当繁漪被周朴园和鲁贵逼坐在椅子上,无实物表演喝药的痛苦,她的郁热和疯癫变得真切可见。
四凤、鲁侍萍、繁漪的三人舞。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舞剧《雷雨》的视觉设计既现代又诗意,也给这部戏营造的心理效果加分。原著中,那些周朴园百般叮嘱不让动的老家具、老物件象征性地摆在台侧,舞台的视觉中心却是跷跷板、楼梯等元素。上下半场开场时都出现的巨大跷跷板,也是外化人物关系的工具,多位主角同时坐在跷跷板上,相互的拉扯与纠葛,让周公馆的天平不再稳固,最终在雷雨夜倾颓。服装设计上,除了抑郁阴沉的“雷雨蓝”是演员们一套服饰的主色调,演员们还有各自服装的专属色,曾给周萍带来希望的四凤是嫩黄色,内心阳光天真的周冲则是肉粉色,帮助观众快速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