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艺术家扶助昆曲新苗迈出第一步
发稿时间:2025-07-03 08:23:00 来源: 文汇报
■本报记者 王筱丽
“生日快乐!”昨晚的天蟾逸夫舞台后台,国宝级昆曲艺术家蔡正仁在学生张军和孙女蔡乐艺的陪伴下,三代昆曲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今年本命年84岁的蔡正仁惊喜亮相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2019级昆山昆曲委培班毕业大戏《贩马记》,在最后一出戏“三拉团圆”中献上宝刀未老的精彩表演,身体力行为最年轻一代昆曲演员加油鼓劲。
“蔡老师每次响排都不缺席,平时虽然走路都不太灵活了,但当要抠戏的时候,脚下生风,太厉害了。”上海戏校校长、昆曲名家张军说。在昨晚的演出中,张军担纲男主角赵宠,与饰演“李桂芝”的蔡乐艺师徒同台演出。张军透露,起初邀请蔡正仁加盟演出,老艺术家有过犹疑,怕自己的嗓音条件和身体状况达不到舞台状态。“30多年前,在人民大舞台,昆曲大师俞振飞最后一次登台演出便是《贩马记》,那天蔡老师演‘写状’,令我终生难忘。”张军告诉记者,“我跟老师说,当年俞老上台,今年您也上来提携下新人吧。”
虽然在排练中,蔡正仁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严格地纠正蔡乐艺,但昨晚直到上台演出前,爷爷和孙女都没有见面。“演出《贩马记》,确实‘为难’刚毕业的演员了,这个戏不好演。”蔡正仁对记者说,“18岁的孩子要演出新婚夫妻的状态,不能只靠老师教,还要自己好好琢磨。”在蔡正仁看来,昆曲演员最重要的就是唱和念。蔡乐艺刚进戏校时,蔡正仁就叮嘱她一定要好好喊嗓子,“到黄浦江边上喊,嗓子不好,那便称不上唱戏”。
“我是校长,也是他们的学长。”排练《贩马记》的过程让张军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那时正是蔡正仁手把手教会张军这出戏,“断断续续排了三四年,一个动作抠八回。如今,我把老师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传递给学生。”此次毕业演出的所有剧目,张军都提前进行了一轮“考试”,《牡丹亭》更是打磨到演出前一天。“我告诉孩子们,观众买票进剧场,便把你们当成专业演员来看待。”严师虽严厉,也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看完演出,我只有四个字——满心欢喜”。记者了解到,毕业前的半年,昆曲班基本功课减少,全力冲刺毕业演出。除了轮排之外,学校剧场每周三下午开放给昆曲班进行彩排,也是这半年密集的舞台磨炼,让这群学生有了飞速的成长。
“33位演员、5位乐队,每个人都上!”张军介绍,上海戏校2019级昆曲表演专业、昆曲音乐专业(暨昆山委培班)毕业汇报演出共5场,由大戏和折子戏专场组成,每位毕业生都有登台亮相的机会。昨晚正式演出开始前,一场庄重的昆班毕业交接仪式举行,38位同学正式从上海戏校进入昆山当代昆剧院,开启他们职业演员生涯的新篇章。
全国戏曲界最年轻的昆曲班走上舞台,蔡正仁相当关心,他告诉记者,这几日他密切留意着外界对此次毕业演出的反响,“很多观众还是挺满意的,大家觉得昆曲界又有新生力量了”。被问到对后辈的期许,老艺术家爽快地说:“多演出、多学习,他们刚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