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娱乐

首页 >> 娱乐资讯 >> 正文

1957年版人艺《骆驼祥子》将再现舞台

发稿时间:2025-07-12 07:33:00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舞台上,远处,城门楼子的剪影横亘天际,勾勒出老北京的旧日模样;近处,木窗灰墙围起一间极有年代感的平房,泼辣的虎妞正为了祥子与父亲刘四爷争吵、决裂——这段经典剧情出自家喻户晓的《骆驼祥子》。7月18日,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第二部作品,《骆驼祥子》将在首都剧场上演,以“绝对复刻”的方式再现1957年梅阡导演执导的版本。距首演还有一周,目前,剧组已从排练厅转移到剧场,步入最后的排练,打磨灯光效果、服装化妆、观演距离等细节问题。

  《骆驼祥子》进入冲刺排练。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作为北京人艺建院初期奠定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骆驼祥子》对人艺风格的形成有重大贡献,文学性和艺术性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严肃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艺术感召力至今鲜活而深刻。“当年,老舍先生看过梅阡先生导演的话剧后,动意要续写《骆驼祥子》话剧,从1957年到1962年,《骆驼祥子》就演了200多场。”复排导演闫锐说,后来,许多舞台剧、影视剧呈现的《骆驼祥子》都遵循了梅阡先生的架构,由此可见改编之成功,也可见传承之必要。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即将亮相的《骆驼祥子》,其舞美、灯光、服装与化妆都力求恢复1957年的原貌。在创排阵容上,这一版本集结了复排艺术指导冯远征,复排导演闫锐、于震领衔的主创团队,以及黄麒源、张晔子、赵正添、周佳钰等年轻演员班底。排练现场,演过祥子的于震,几乎以一句一调整的频率,把演员台词的气口语调、肢体的动作幅度抠得非常仔细:虎妞爱祥子,对他一定要“心疼坏了”,但面对吝啬凶恶的父亲,态度一定要“回头就变”;刘四爷的台词有些“松快”,既可怜女儿又厌恶祥子的他,语气里一定得加点变化;善良耿直祥子的动作应该连贯,甩胳膊掏钱一气呵成,中间别等……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雷雨》《茶馆》《骆驼祥子》这些北京人艺的经典作品,几乎没有任何形式上的依托,靠的就是演员们的你来我往,这次排练,希望能把年轻人的基本功练得扎扎实实的。”于震说,“北京人艺的风格,需要演员之间放下所有负担,互相指出问题,一起进步。”他经常想起昔年排练时,人艺前任院长任鸣导演坐在台下,一有不对就敲手里的扇子叫停,最后把扇子都敲折了,在于震看来,这种对待表演时眼里不揉沙子的严格是人艺的传统,“要把干货全部教给演员。”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让于震觉得很有趣的是,他与闫锐第一次搭档做导演,“百分之九十的时候,无论是表演还是其他方面,我们俩居然能一起指出同一个问题,这么一看,在剧院二十多年,人艺的底蕴多少被我们传承下来了一些,现在,我们在拼了命地把剧院的传统交给年轻人。”闫锐期待,一周后,《骆驼祥子》大幕拉开,观众能看到“1957年版的‘泥土气’、一百多年前北京的风貌和那个年代朴实鲜活的角色”。能否完全还原经典,闫锐和剧组所有人的态度都很谦逊,“我们在努力地靠近经典、继承经典,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但我们可以保证会向观众献上最大程度的真诚与热情。”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倩,方非

责任编辑:侯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