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娱乐

首页 >> 娱乐资讯 >> 正文

《南京照相馆》看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

发稿时间:2025-07-29 08:28:00 来源: 扬子晚报

  1937年,年仅9岁的常志强一家丧生在日军屠刀下,母亲死时,怀抱的小弟弟正拼命吃最后一口奶,常志强为她捂住伤口的血泡。破城而入的日本侵略军,堆满尸体的街巷,极度安静后的哭喊,倒在血泊里的母亲,哭着吮吸奶水的弟弟……他记得,那年冬天的南京踩在地上都是黏的,到处都是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该故事为原型的雕塑让无数人落泪。

  电影中,日本兵一把抓起哭闹的婴儿摔向石阶,血溅在母亲僵硬的脸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常小梅告诉记者,“最近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这个画面一下子击中了我,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和幸存者后代一起看这部电影,我们都哭了。”

  当时常志强的母亲怀里抱着才一岁多的小儿子。看到孩子因害怕哭闹不止,母亲急忙抱起孩子喂奶,试图安抚。就在这时,一个日本兵突然举起刺刀,对着常志强母亲的胸口刺下,鲜血涌出。母亲踉跄倒地,抱着孩子不放。另一个日本兵随即再次刺下刺刀,母亲倒地,小弟弟摔落在地,哭声更加响亮。日本兵没有停止,举起刺刀刺向小弟弟的屁股,随手将他抛向几尺外。

  这情景勾起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的痛苦记忆。“看雕塑,听父亲的讲述没这么身临其境,电影画面冲击你的内心,我立刻就联想到我奶奶,想到曾经的家是怎样的。”

  “镜头淋漓尽致反映了日军的残暴。我们还在影片中看到老百姓从害怕到不怕,然后再抗争,拍得特别好,值得一看。可能它跟之前拍南京的影片不一样,从一个邮差的视角切入,他怎么逃,躲到照相馆,这折射出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常小梅说,很多人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记成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其实需要悼念的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30万遇难同胞,数字是冰冷的,但通过电影人物的塑造和再现,仿佛把你拉到那个年代。”

  常小梅还说,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去看,这对孩子的教育意义特别大。“对我来说,父亲的经历赋予我特殊的身份,我就有义务去传播这段历史,让更多人知道历史真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责任编辑: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