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淬炼东方美学,讲述成长故事
发稿时间:2025-08-06 13:06:00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仙侠剧《凡人修仙传》剧照
从创作剧版《凡人修仙传》之初,我便深知这部作品将承载太多探索、突破与挑战,它创新了“凡人流”的仙侠题材流派,拥有相当壮阔的“世界观”,也承载了一定分量的生命厚度。在类型剧创作渐趋同质化的当下,我们选择回归“凡人之志”,以东方哲学为根基,以东方审美为血肉,在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艺术创作价值深挖的实践中,重塑仙侠叙事的精神坐标。
为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凡人修仙传》的外在视觉体系归于统一,从传统文化与古典意境中提炼属于剧集的视觉语汇。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的画面镜头借鉴了中国古典山水画中的留白、写意、散点透视等构图元素,武打动作的部分招式与意境则脱胎于中国古典舞、民族舞、中国传统武术等,在服装、道具的设计上也巧妙融入古代器物、中医草药等元素纹样,力求突出东方美学的文化特质和气韵风骨。
同时,我们也十分看重实景拍摄和大视角航拍所能为剧集带来的意象性表达作用,而非仅在摄影棚内通过置景与特效来实现对《凡人修仙传》中瑰丽世界的呈现。我们辗转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新疆伊犁那拉提、贵州荔波小七孔等地进行实景拍摄,用祖国的大好河山来塑造溪水潺潺的神手谷、旷远辽阔的黄枫谷、苍茫无际的金鼓原。我们用更真实可感的实景打造丰富的视觉氛围,用自然风光的景别变换体现遨游天地的畅想,通过影视作品的魅力与影响力,将属于祖国山河的磅礴、壮阔、静谧、诗意在方寸荧屏间铺陈开来。瀑布飞泻、云蒸霞蔚、高山巍峨、广袤旷原之间的光影流转,让虚幻的“修仙界”有了真实依托,也让剧集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在影像中得以具象重生。
在视觉呈现的基础上,我们同样深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与价值表达,将其融入作品的内在肌理。以韩立初入修仙世界时的经历为例,他学习的第一套功法长春功“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墨居仁对韩立产生深远影响的“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的处事原则,则出自《菜根谭》;而剧集中对于飘逸出尘的修炼生活、超脱于世的意境塑造,以及对人物行为逻辑与精神世界的刻画,亦借鉴了多首古代游仙诗、记梦诗、田园诗等。通过对经典典籍的巧妙化用,我们将古人对于世界、人生的思考融入剧集之中,也让剧集在返璞归真的落地感与天马行空的浪漫中,拥有了更具筋骨的内在表达。
当然,对于《凡人修仙传》这部作品来说,“凡人”与“修仙”这两个不同维度的表达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这部剧集的核心正在于韩立以凡人之身求索问道的过程。韩立的人物魅力,正是基于他的“凡人”身份和草根生存哲学,他重视力量积累,一枚灵石、一株灵草、一件法器的得失,皆牵动其生存根本;他擅长谋定后动,懂得韬光养晦,面对强敌时“打不过就跑”的“苟道”,恰是以智谋搏生路的思想外化;他拥有全局观念,能在每一次经历中总结得失并自我提升,这些都是他所拥有的“草根智慧”的体现。对于韩立来说,“万物皆可为我所用”,而我们通过韩立想要表达的,是更符合当代人价值观的鲜活生动的精神体现。
韩立对自身修为的不断提升,是他在深刻理解修仙世界生存法则之后的理性选择,也是他自强不息、内外兼修的自我要求,他是个凡人,却始终坚信“我是我,很重要”,这种不依附血脉、不乞怜运气的奋斗逻辑,恰是一种昂扬蓬勃的精神体现。同时,随着韩立的不断成长,他的选择也并未仅限于“独善其身”,而是在缜密谨慎的行事之下尽力“兼济天下”,其成长历程正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君子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体现了难得的理想人格追求。韩立少有慷慨陈词,他把信念藏在内心却不断以身践行,“以凡骨证天道”,也让我们能够在克制却细腻的艺术表达中,实现对价值的探索与传递。
更重要的是,尽管我们讲述的是“修仙”的历程,但归根到底,我们要讲好的是属于“人”的故事。《凡人修仙传》其实有非常落地、非常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我们将仙界当作一个虚构空间,让普通人都经历过的矛盾冲突、人际关系、价值体系等一一上演,其叙事本质并未离开现实的社会属性和人性价值,也因此才更能具备对于人性本真、生存智慧、价值选择、命运叩问等多个现实维度的思考,才能为观众带来更为恒久的精神共鸣。
在创作《凡人修仙传》的过程中,我们追求富于感染力的影像表达、丰富饱满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价值探索,要实现这些目标,则依托于全体创作部门的密切配合。《凡人修仙传》拥有完整庞大的“世界观”,不同层次的进阶逻辑、变幻莫测的妖兽法阵、飘逸可感的动作招式,乃至服装、造型、声音等等,都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为此,我们通过美术、特效、概念设计、特殊道具、特效化妆、现场物理特效、动作、声音等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在此过程中实现流程优化与标准再升级,力求为观众带来真正高标准的视听享受,以及一个浑然天成、打动人心的成长故事。
《凡人修仙传》的创作历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对艺术初心的淬炼,是让修仙求索回归人性本真的探索与尝试。我们以匠心为火,以时代为砧,希望能够让观众不仅看到一个平凡人逆袭成长的青春热血故事,更能看到一种在现实中向上生长的勇气。
这,便是“凡人修仙”的魂之所系。
作者系《凡人修仙传》导演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