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化节目《沧海运河谣》开播!——沧州古都藏文脉,五题交响运河谣
发稿时间:2025-09-14 09:09: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运河汤汤,流淌着人类文明的共通密码。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沧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沧海运河谣》,今日(9月14日)起在总台央视综艺频道(CCTV-3)21:00档开播。以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为锚点,串联五洲四海的人工天河,在桨声帆影与歌谣传唱中,解码千年运河文明的当代回响。
五期节目,五重文化密码,五场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即将在节目光影里展开一场穿越沧海桑田的精神之旅。在武术、杂技、诗经、中医、盐海的烟火气中,寻找人类共通的生存智慧。
综艺与纪录共生,传统与创新共舞:
五重密码解锁运河文化
《沧海运河谣》突破传统综艺与纪录片的壁垒,以 “综艺 + 纪录片” 的融合样态重构文化表达,为传统文化传播注入鲜活生命力。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节目引入 AI 技术赋能历史叙事 —— 以沧州千年铁狮子为原型设计的 AI 形象,化身贯穿始终的 “时光见证者”,用第一人称视角串联起沧州的古今变迁。从铁狮子铸就的北魏风云,到如今运河两岸的烟火人间,AI 技术让时空界限消弭于无形,让历史与现代在对话中自然流转。
节目以沧州五大文化基因 —— 中医、杂技、武术、诗经、渤海文化为钥,开启这扇通往世界文明交融的大门,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化身 “文化学徒”,沉浸式地触摸运河肌理,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留学生们在体验、学习非遗技艺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趣事、面临的挑战与突破,都成为节目的精彩看点。他们分组竞赛、互相帮助,在欢声笑语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让观众在愉悦的观看体验中,不知不觉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
从江湖吴界到江湖无界:运河杂技的破壁之旅与世界回响
从江湖绝技到国家符号:运河水滋养的杂技基因
运河水波里,藏着人类对极限的永恒凝视。当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商船在沧州码头千帆竞发,吴桥杂技便从田埂间的农耕技艺中起身,踏浪闯入江湖 —— 那些翻筋斗、走钢丝的身影,曾是商船货舱里解乏的即兴表演,是码头市集上讨生活的生存智慧,最终顺着运河航道,织就 “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 的天下传奇。如今,第 38 届吴桥杂技节将至,大型文化节目《沧海运河谣》首期聚焦 “吴桥杂技”,带着来自埃及、加纳、古巴的留学生桑英杰、李小龙、王富健、王以然,在这条流淌千年的 “杂技长河” 里,触摸东方绝技的滚烫脉搏。
在吴桥杂技的世界里,他们亲眼看见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的全民盛景,亲身体验中幡、吊环、舞狮、空竹等绝技背后的艰辛与魅力。从吴桥大世界里惊叹杂技的奇绝,到杂技学校中扎扎实实地打磨基本功,他们在一次次尝试与失败中,渐渐读懂中国杂技对极限的不懈追求,以及那股熔铸在骨血里的坚韧。在 “闯、练、传、守” 的精神传承中,他们向着 “2025 年度吴桥杂技体验官” 的目标全力冲刺。
从码头到世界:杂技让运河文明有了新的注脚
在连日的体验中,各国留学生触摸到的不仅是杂技的 “技”,更是支撑中国千年的生存哲学 —— 于绝境中开拓生路,于流动中凝聚情谊,于重复中追求极致。这份穿透技艺表象的精神内核,千年前,这里人用杂技驯服惊涛;今天,我们用它缝合文明的裂痕。当吴桥杂技节的锣声再响,运河两岸的欢呼里,既有老艺人的坚守、少年 “为国争光”的誓言,也有外国友人的惊叹与向往。这门从码头走出的技艺,正以开放姿态让 “杂技之乡” 的招牌闪耀世界,它印证着:真正的极限从不是挑战身体边界,而是让不同文明在对美好的共同追求中,越靠越近。
沧州运河文化吸引着全球目光,多元共生的魅力让外国游客纷至沓来。在运河畔,他们可惊叹于吴桥杂技 “惊、险、奇、绝” 的极致艺术,感受身体与美学的碰撞;可走进国医堂,在推拿针灸中体会中医 “治未病”的智慧;亦可漫步南川老街,于古建与美食间触摸《诗经》浸润的诗意生活。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是运河文明鲜活的注脚。
随着沧州对运河文化的深耕与推广,外国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者 —— 他们学耍杂技的灵巧、习练武术的刚劲、体验中医的温润、吟诵诗经的悠远、触摸渤海文化的壮阔,与当地人围坐交流,真正融入文化肌理。当他们带着深刻记忆返程,便成了文化使者,通过社交媒体与口碑,将这份东方魅力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循着运河的波光,踏上探索沧州奥秘的旅程。
不妨跟随《沧海运河谣》的镜头,一同沉醉在这座运河古城的独特韵味里 —— 看千年文脉在互动中流转,听五洲语言在共鸣中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