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跨界非遗进行到底,谭维维《声声世世》音乐会在京首演
发稿时间:2025-10-07 09:47:00 来源: 京报网
9年前与华阴老腔合作的“一声喊”,让全国观众感受到歌手谭维维与非遗艺术跨界合作的力量。10月6日晚,谭维维《声声世世——风起八方剧场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开启世界首演,她把近几年采风中接触的非遗元素与现代音乐融合,上演了一场视角新颖的音乐会。
《声声世世》由混沌、山海、人捺、大荒四个篇章组成,包含17首作品。谭维维介绍,她以《山海经》中的上古神话为灵感,让“风”化作使者,带她走过八方山海。音乐会中,风带着她前往不同的方位,有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有陕西的黄土地,还有汹涌着的江河,她遇到不同地域的音乐则衍生出不同风格的歌曲。
音乐会中,谭维维又一次发挥了“跨界演唱”的实力,她以深厚的唱功,在民族、摇滚、流行、美声、原生态等唱法中变化自如,让观众在熟悉的民间旋律中感受到陌生的惊喜。为了更好地活化传统,音乐会的乐队没有采用传统歌剧的完整交响乐队,也没有采用现代流行的全电声乐队,而是一套混合编制的多元体系。《涿鹿之战》让中国打击乐器与筝碰撞,《兰花花儿》的板胡拉得响亮,《敕勒歌》的陶笛和马头琴让人沉醉,《阿果》的彝族口弦则充满神秘气息。
说到这台音乐会的缘起,谭维维说,“这些年我总在想,音乐从哪里来?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故事,到底和这片土地有什么样的联系?”带着这样的追问,近年间她多次采风,在田野乡村中感受康定情歌、华阴老腔、福建泉州南音、川江号子、潮州大锣鼓、潮汕英歌舞、巴塘藏戏、昆曲、秦腔西北花儿……在音乐的实际发生地,她感受到全新的体验,在她看来,音乐不只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连接人与土地、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世界的桥梁。
“在采风中,我接触到很多濒临失传的非遗音乐,在和当地老艺人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那种急切。”谭维维说,她很想把这些非遗艺术、民间音乐展现给更多观众,“我尝试去做的融合,可能有成功,可能也有失败,但我作为一个歌者,希望把这些传递出去。”
据悉,本台音乐会已获批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和“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10月7日还将在中央歌剧院再上演一场,随后将开启全国巡演和世界巡演。
《声声世世》由混沌、山海、人捺、大荒四个篇章组成,包含17首作品。谭维维介绍,她以《山海经》中的上古神话为灵感,让“风”化作使者,带她走过八方山海。音乐会中,风带着她前往不同的方位,有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有陕西的黄土地,还有汹涌着的江河,她遇到不同地域的音乐则衍生出不同风格的歌曲。
音乐会中,谭维维又一次发挥了“跨界演唱”的实力,她以深厚的唱功,在民族、摇滚、流行、美声、原生态等唱法中变化自如,让观众在熟悉的民间旋律中感受到陌生的惊喜。为了更好地活化传统,音乐会的乐队没有采用传统歌剧的完整交响乐队,也没有采用现代流行的全电声乐队,而是一套混合编制的多元体系。《涿鹿之战》让中国打击乐器与筝碰撞,《兰花花儿》的板胡拉得响亮,《敕勒歌》的陶笛和马头琴让人沉醉,《阿果》的彝族口弦则充满神秘气息。
说到这台音乐会的缘起,谭维维说,“这些年我总在想,音乐从哪里来?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故事,到底和这片土地有什么样的联系?”带着这样的追问,近年间她多次采风,在田野乡村中感受康定情歌、华阴老腔、福建泉州南音、川江号子、潮州大锣鼓、潮汕英歌舞、巴塘藏戏、昆曲、秦腔西北花儿……在音乐的实际发生地,她感受到全新的体验,在她看来,音乐不只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连接人与土地、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世界的桥梁。
“在采风中,我接触到很多濒临失传的非遗音乐,在和当地老艺人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那种急切。”谭维维说,她很想把这些非遗艺术、民间音乐展现给更多观众,“我尝试去做的融合,可能有成功,可能也有失败,但我作为一个歌者,希望把这些传递出去。”
据悉,本台音乐会已获批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和“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10月7日还将在中央歌剧院再上演一场,随后将开启全国巡演和世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