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风声》:一场对革命先烈的深情致敬
发稿时间:2025-10-20 14:21:00 来源: 中国艺术报
音乐剧《风声》剧照
音乐剧《风声》近日在上海西岸大剧院首演,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共上演14场,平均上座率高达94.8%,吸引观众超2.2万人次,演出票房收入突破1200万元。剧院周边业态同步受益,西岸大剧院联动西岸梦中心创新推出“观剧+餐饮”“观剧+文创”等特色套餐,成功构建了“夜赏、夜玩、夜食、夜购”的全链条夜间文旅消费场景。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剧院累计接待游客超0.6万人,服务接待总人次达2.8万,行李箱寄存数超1400件,凸显了其跨城聚客能力。在上海的30场演出票悉数售罄,开票15分钟内即告抢空,印证了市场对优质内容的强烈需求。
音乐剧《风声》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由总制作人、作曲阿云嘎,导演肖杰等领衔中外主创团队联袂打造,通过舞台艺术重现抗战时期“无名英雄”的信仰抉择,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致敬,亦是中国原创音乐剧向国际水准迈进的大胆实践。阿云嘎在阐述创作初心时强调:“如今的岁月静好源于先烈的负重前行。”剧目以“悬疑中暗涌的诗意”与“绝望里藏匿的希望”为核心美学追求,通过血肉丰满的角色塑造与情感真挚的叙事,搭建起当代观众与历史对话的精神桥梁,深刻唤醒民族认同与信仰传承。麦家在观看了首演后表示,音乐剧凭借旋律、和声与舞台空间的有机融合,不仅保留了小说“限制时空下智力与情感博弈”的叙事精髓,更通过强化李宁玉、顾小梦等女性角色的精神主体性,使经典IP焕发出时代活力,音乐剧“不止于依赖台词和表演,更要通过旋律、和声与编曲完成情感的递进与升华”,将厚重的文字出色地诠释为立体的舞台表达。
在剧情架构上,作品创新融入年轻群体喜爱的“剧本杀”式悬疑元素与回溯独白,聚焦“捉鬼”主线与双女主情感联结。剧中重要唱段《知己》《迷雾》《请用爱将我掩埋》等,以主题旋律回环使用,层层剖白角色内心。编剧通过调整戏剧与音乐的关系,使歌曲的分布、形式和内容,反过来影响剧情和节奏,最终实现“从小爱到大爱”精神蜕变的共情表达。这部音乐剧不同于同类题材“阳刚叙事”的创作手法,切换为女性视角,并为剧目注入深切人文关怀。许多观众表示,“很震撼、很感动,《风声》是一部真诚的作品。通过音乐和舞台表现,我们更懂得了先烈们坚守的信仰”。
剧目深度融合舞美、灯光、多媒体与现场交响乐等多维艺术语汇——由韩国舞美艺术家吴弼泳设计的密闭空间舞台,通过LED屏实现时空的“丝滑”转换;13人交响乐队现场演奏,配合韩国音响设计师康国铉量身定制的音响系统,精准传递剧情张力,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曾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操刀的服装设计师阳东霖等加盟,确保剧目艺术水准与工业标准双线并进。
这部由北京演艺集团、云冉惠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上海西岸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云冉惠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北京歌舞剧院音乐剧团联合制作的作品已入选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与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精品创作项目,并将于11月启动全国巡演。
(作者: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