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是舞剧 也是“武”剧
发稿时间:2025-11-20 08:12:00 来源: 今晚报

昨晚,天津音乐学院原创民族舞剧《精武》在天津津湾大剧院精彩呈现。该剧以民族英雄霍元甲为原型,深度融合舞蹈与武术精髓,更将津派特色文化贯穿始终,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浸润津门韵味、昂扬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
舞剧《精武》艺术再现了一代宗师霍元甲的故事,以“舞蹈+武术”等元素讲述他从码头脚工到民族英雄的蜕变历程。全剧通过“海河余晖”“全民习武”“光大精武”等篇章,以肢体艺术为载体,深挖人物精神世界——从脚行谋生时的侠义初心,到擂台扬威时的民族气节,再到广传武学、强健国人体魄的家国情怀。与以往的舞剧有所不同的是,该剧深植天津文脉,并将非遗武术融入舞蹈形式,呈现出鲜明天津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历时近10个月的排演中,霍元甲玄孙女霍静虹受邀担任该剧武术指导,学院10余名教师与100余名学生齐心协力,精心打磨。“我将迷踪艺中的两套特色拳术——天津市非遗代表性项目霍氏练手拳,以及我的高祖霍元甲亲自创编的头路拳完整传授给了演员们,再由编舞和演员结合剧情重新组合,在舞剧的集体练武的场景以及和敌人对阵等段落中呈现。”霍静虹告诉记者。
昨晚观看了《精武》之后,作为霍元甲的后人,霍静虹对作品表达了赞许,“本身舞剧的故事就很感人,尤其是见证了武术零基础的演员通过高强度学习,最终在舞台上精彩呈现时,我很有感触,也很心疼他们的辛苦付出,这也是对霍元甲精武精神的诠释与认可。”
该剧导演、天津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舞蹈系主任邱辉表示:“我们不仅仅是创作一部舞剧,更是在编织一个关于勇气、正义与爱国的梦想。同时也希望用舞蹈去展现天津特色文化,树立津派舞蹈的文化形象,为舞蹈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舞剧《精武》通过肢体语言的诗化表达,既是对民族英雄的深情致敬,也是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通过“两创”理念激活津派地域文化生命力,为津派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鲜活动能。霍静虹还记得,舞剧主创在今年大年初八就与她沟通创作细节,敬业态度令人难忘。而对于这部作品的意义,她认为其核心是“体现精武精神,表达强国、自强的理念”,并希望舞剧今后能走得更远,成为表达天津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
今日,舞剧《精武》将于津湾大剧院继续上演一场。记者 王轶斐
摄影 记者 姚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