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娱乐24小时 >>  正文

贾樟柯谈电影修复:对胶片及时“数码化”,才能保护影像、传承文化

发稿时间:2024-05-23 13:40:00 来源: 咸宁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5月14-25日,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南部小城戛纳举行。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被认为是“华语电影大年”,多部华语长片入围,贾樟柯新作《风流一代》入围主竞赛单元,陈可辛导演的《酱园弄》将在非竞赛展映单元展映,还有经过4K修复的成龙经典电影《飞鹰计划》将亮相“戛纳经典”沙滩放映环节。

  《飞鹰计划》由成龙指导,上映于1991年。本次放映的4K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火山引擎发起的“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于2024年修复完成,将于戛纳当地时间5月23日21点30分全球首映。

  电影修复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初衷是为了抢救濒危影片,保护电影遗产。近年来,国内外主流电影节开始开设“修复经典”单元。本届戛纳电影节期间,导演贾樟柯在接受“1905电影网”的采访时,谈及对电影修复的看法。

  “修复本身是特别好的一个事情”,贾樟柯首先肯定了电影修复对于文化传承的价值。他认为,由于影像储存的介质在不断变化,脆弱的老电影胶片“如果不能及时数码化”,让年轻人很容易地打开经典影片,“从文化传承上,就有了某种障碍。”

  另一方面,贾樟柯表示电影胶片的保护刻不容缓。“胶片介质受温度、湿度等储藏条件的影响,很多老电影胶片已经失落、丢失,有的可能已经发霉了,有的有很多划痕,需要修复来重新恢复原来的质感。”

  对于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经典影片,贾樟柯分享自己“都会看”,“有时候看看周星驰,有时候看看吴宇森”。

  “人们一说到几十年代的电影,就觉得是旧电影,其实只要你没看过,对你都是新电影。”贾樟柯认为电影的新旧不应该以创作年代来划分,一部创作年代久远的影片,对很多观众来说可能是一部崭新的电影,“(老电影)修复完了有机会看,那对我就是一部新的电影,拥有一个新的观影体验。”

  修复让经典影片走出胶片铁盒,在新一代观众中延续艺术生命。电影学者、资深电影监制、《阮玲玉》编剧焦雄屏认为,观众通过观看4K修复后的影片,“跟你的童年、今天、过去对话,我觉得这是文化传承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陈嘉上导演认为修复是一次电影的重生。当年他在拍摄《武状元苏乞儿》时,影片结尾有一场红色较多的戏,修复时他希望把这场戏“压一下,让它变得没这么土”,“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按导演意见进行了调整,片子修得更现代,更容易让现代年轻人接受。

  本次将在戛纳首映的4K版《飞鹰计划》,其原始胶片的保存状态不算太差,但因影片中的武打动作多,修复时前后帧难以互相借鉴,画面上一旦有划痕、污渍等,修复师只能在当前帧不断摸索,靠工夫一点点试出来。还有一些打斗场面,因帧率低而显得不够流畅,这些难以用人工修复的画面,采用了火山引擎提供的智能插帧技术方案,通过生成中间帧,提升视频帧率、减少卡顿,使运动画面更加顺滑。

  除了数字修复、技术修复,中国电影资料馆还邀请影片主创指导了艺术修复,把控修复的艺术质感。比如在影片调色方面,片中部分涉及转场的场景,主创希望增强转场前后的画面对比效果,如成龙饰演的飞鹰一行人出隧道后,对天空、黄沙、日光进行调亮处理,使画面更具冲击力。

  据了解,“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火山引擎于2023年发起,计划修复100部香港经典,精选其中10部由“人工+AI”逐帧修复,其余90部以AI技术修复为主。今年4月,该计划修复的4K版《A计划》《卖身契》在北京电影节上首映,4K版《飞鹰计划》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后,将上线抖音、西瓜视频供观众免费观看。

原标题:贾樟柯谈电影修复:对胶片及时“数码化”,才能保护影像、传承文化
责任编辑:zer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