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年一面,中江见面”中江挂面村非遗音乐大集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非遗音乐为主线,汇聚了全国百余项代表性非遗,打造“好看、好听、好吃、好玩、好用”的多维非遗体验场景,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非遗的气韵风采。
依托中江挂面村独特的建筑格局,本次活动精心设计“挂面村非遗焕新路线”,并将“非遗华彩大戏台”“非遗面艺街”“非遗美食街”“非遗集萃街”“中江非遗街”“非遗手工坊”六大场景巧妙串联起来,连续3天呈现从日出到夜幕的12小时不间断文化市集,让市民游客感受“面面俱到”的非遗生活美学。
夜幕降临,作为活动核心的“千年一面·中江见面”非遗主题晚会拉开帷幕。整场晚会以“守护-传承-创新”为主线,通过《守护·千年根脉》《传承·生生不息》 《创新·破界新生》 三大篇章展开非遗文化的时空对话,以现代音乐语言诠释非遗韵律,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
当仓山大乐的豪迈鼓点撞上雄浑壮阔的草原呼麦,当“瞬息万变惊艳目”的川剧变脸遇上独树一帜的康定木雅藏戏,当瑶族长鼓、塔沟中华武术等尽显独特魅力……中江挂面村在春意盎然的4月,迎来了一场万众瞩目的非遗盛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秉持“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理念,深入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积极推动非遗走进人民生活,让古老的文化瑰宝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活动期间,沿挂面村主线路设立了“非遗华彩大戏台”与5个“非遗星辉小舞台”,在活动期间的主要时段分别举办非遗歌舞表演、戏剧、杂技、魔术等多样化的文艺演出,邀请全国知名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文艺团体、艺术工作者进行精彩表演,打造“行走的非遗博物馆”。
除了精彩纷呈的非遗音乐大集外,“中江非遗创新促进乡村振兴研讨会”也同期举行,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探索非遗系统性保护新路径,构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机制,为中江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把脉,助力中江挂面村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
中江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这片红色沃土既沉淀着“铜山三苏”的文脉遗韵,更滋养着“仓山大乐”的浑厚音律,而最令人为之赞叹的,是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千年的“餐桌上的非遗”——中江手工挂面。中江手工挂面以“洁、白、细、柔、空”五绝著称,十八道纯手工工序、五次发酵的匠心让其成为中江非遗传承的一块闪亮名片。
本次活动不仅是非遗的集中展示,更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中江挂面村依托千年挂面制作技艺和非遗文化底蕴,通过非遗音乐大集推动在地文化IP打造,吸引广大市民游客深度体验。“下一步,中江将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制度和促进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协同发展水平。发挥中江非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更好地打造中江非遗名片,推动‘千年一面,中江见面’更加深入人心。”中江县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