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剧学院在该校现代音乐厅举行筹建启动仪式,作为全国首个音乐剧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浙江音乐学院(以下简称“浙音”)将以“学院+中心”的双轮驱动模式,着力构建具有“产学研创”特色的中国音乐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自主知识体系,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音乐剧人才培养高地。
现场,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同步揭牌亮相,“中国音乐剧教父”、资深音乐剧制作人李盾受聘为音乐剧学院筹建负责人及音乐剧中心艺术总监。他激动地表示:“这次成立仪式,是中国教育事业和艺术事业共同努力的成果。在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中、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锋里,我们正在描绘中国音乐剧的壮丽蓝图。”
教育为本:
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培育国际化人才
从奠定中国原创音乐剧里程碑的史诗之作《蝶》、开创民间故事改编音乐剧先河的《白蛇传》到展示敦煌壮阔文化遗产的音乐剧《飞天》,李盾制作的作品堪称中国音乐剧发展史的缩影,“站在世界中心讲好中国故事”是他矢志不渝的坚持。坚持“用作品说话”的同时,李盾也全情投入中国音乐剧教育事业的洪流之中,担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及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和韩国首尔艺术大学、韩国大邱启明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院校的客座教授,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行业中坚力量。
“在音乐剧制作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李盾深耕行业30余年,深谙音乐剧制作全链条,他的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东方美学现代化表达”教学体系,致力于打造全球第一座综合性音乐剧学院——浙音音乐剧学院。该音乐剧学院将聚焦生产、表演、传播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与国内外顶尖剧院、制作机构及艺术团体携手合作,围绕音乐剧人才所需的“三位一体”核心能力,即表演、声乐、舞蹈来不断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音乐剧行业在中国发展已有近40年,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音乐剧演出场次达到1.7万场,票房超过16亿元,观众人数超过700万人次。中文原创音乐剧数量已远超引进版,创作、制作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呈现国风国潮的重要载体,尤其获得年轻观众的青睐。然而,音乐剧行业面临制作成本高、票房压力大、复合型人才短缺等发展瓶颈,尤其缺乏集“教学实践、原创孵化、市场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生态平台。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介绍,浙江音乐学院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成立音乐剧学院和音乐剧中心,正是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以“产学研创”一体化模式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层矛盾。
全面布局:
创建产学研创一体化新模式
“杭州目前拥有近二十间500座以上的剧院,其中,浙江音乐学院拥有9座,这已经构成了音乐剧生态系统所需要的剧院群落;同时,作为艺术大学,我们拥有优秀的艺术家和创作资源,这些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转化为优秀的文化产品、激活杭州的音乐剧市场。”王瑞说,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以“打造中国音乐剧高地”为核心使命,致力于形成“教学、创作、演出、研究、产业”五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
李盾认为,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剧学院和音乐剧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音乐剧教育进入了全新阶段。他将这个阶段的革新总结为三个维度:
1. 以标准化建设夯实行业基础
《音乐剧学》《制作人手册》的完成,不但树立了行业标杆,也为中国音乐剧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舞台安全标准的研究,也将艺术创作和科技保障彼此结合。“下一步,我们要打通音乐剧电影和音乐剧电视剧的通道,着力开启中国音乐剧的‘娱乐时代’!”
2. 以教育模式革新打通人才成长通道
建立“专、本、硕”直通模式打破层级壁垒,依照“科技+艺术”的融合理念,将VR技术、数字音频等手段带进课堂,让艺术突破舞台框架的物理限制,在数字世界获得新生,建立未来艺术全新的空间叙事。
3. 以国际化标准搭建世界舞台
李盾坚信“艺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只有和世界顶级艺术对话,中国音乐剧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创作彰显民族自信、展示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之外,还要一步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剧节和音乐剧赛事,在竞争中发展,在交流中进步。
下一步,浙音音乐剧中心将依托团队强大的制作能力,根植于浙江“宋韵文化”“越剧故里”“良渚文明”等文化沃土,联合国内外顶尖创作力量,建立“中国故事原创实验室”,每年孵化2至3部根植中华文化的原创音乐剧,填补国内原创音乐剧高端创作平台的空白。今年下半年,该中心将打造一部重点剧目《春江花月夜》,讲述杭州的故事,以剧目的创排、表演践行“产学研创”融合的理念。
剑指未来: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介绍,全国首个音乐剧学院的成立,既精准把握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剧的发展趋势,也是对当下互联网时代舞台艺术发展何去何从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不仅要培养舞台上的表演者,更要孕育能书写中国故事、传递东方美学的创作者;不仅要建设学术高峰、开拓产业视野,更要探索音乐剧“承载人类关切、与社会共情的特殊价值”。他还表示,浙音将把音乐剧学院、音乐剧中心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包容、面向世界音乐剧人的“家园”,并诚邀各位同仁携手并进,让音乐剧成为连通心灵与世界的美学纽带,让东方智慧为人类文明注入新的可能。
在浙音音乐剧学院筹建启动仪式上,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宏致辞,他说,浙音音乐剧学院及音乐剧中心的成立是一个创举,它为中国音乐剧搭建了一个国际化平台,未来,希望浙音音乐剧学院整合学院与社会资源,打造出优秀剧目,让中国故事在音乐剧舞台获得国际回响。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建议,上海戏剧学院与浙音在音乐剧的创作、表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为中国音乐剧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事张蕾介绍了该集团近年来在音乐剧创演方面的成果,她建议,浙音、上戏等艺术高校与演出机构联手,进一步促进音乐剧行业的发展。
李盾表示,“站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我们基于对艺术教育的深刻理解、对艺术创作规律的精准把握和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共同促成了浙音音乐剧学院的成立。这不仅是一所学院的转型,也是中国艺术教育面向未来的勇敢探索。我相信,当标准与创新共舞,科技与艺术交融,教育与产业联动,中国音乐剧的黄金时代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