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娱乐资讯 >>  正文

新技术手段为主旋律作品保驾护航

发稿时间:2024-06-27 13:39:00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中国青年网

  作者:韩贵东

  近些年来,主旋律文艺作品越来越摒弃自上而下的单一化创作模式,从雅俗共赏的人民美学审美出发,不仅实现了主流意识与价值观念的有效传递,更强有力地达成了对年轻群体的情感召唤。诚然,这一转变一方面源于主旋律作品艺术风格的凸显,另一方面得益于新技术的高质赋能。可以说,新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主旋律影视创作的有效路径,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的一种可能。新技术作为主旋律影视创作的“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重塑多样化的文化景观,强化沉浸式的具身体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民性”的美学内涵。

  重塑多样化的文化景观

  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主旋律作品拥有更为年轻化的受众群体、更加多元化的叙事结构,以及以小见大的表达策略,从而构成了多样化的主旋律创作文化景观。在近些年的大量主旋律影视作品中,新技术手段延拓了主旋律的文化景观与诠释向度,成为点燃年轻群体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

  动态捕捉技术、AR/V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制作效率,还丰富了作品的叙事手法,提升了观众的互动体验。可以说,新技术的使用,使主旋律作品能够更加生动、真实和多样化地展示故事内容和文化价值,增强了普罗大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更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青年人的审美能力。《流浪地球》中利用多重技术呈现的视觉效果满足了年轻观众对影片画面的期待。同时,利用CGI技术展现的地球景象与外太空世界也成为年轻人想象力得以延展的有效例证。

  此外,新技术还打破了主旋律作品的线性叙事结构,将层次丰富的微观化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与传统主旋律叙事相比,新技术使得非线性叙事、互动式剧情等新的叙事手法成为可能。在《金刚川》中,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如数字编辑、实时渲染和虚拟制作等技术,从而呈现出了“多声部”的金刚川故事。具体而言,《金刚川》并未将各自独立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而是在数字编辑技术加持下,以个体微观化的视角,对同一时间线中的相同境况进行差异化讲述。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观众观看时的突兀感,使得叙事更加流畅自如的同时,还富有多重表达视角,增强了叙事的灵活性。新技术使得主旋律影视创作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模式,而是在创新化的叙事结构中,建构了以小见大的微观化叙事机制,重塑了多样化的文化景观。

新技术手段为主旋律作品保驾护航

  强化具身式的沉浸体验

  实际上,主旋律作品中的新技术手段往往能够为观众带来基于具身认知的沉浸化体验,这意味着新技术已经成为增强观众审美接受的一种有效方法。换言之,新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与观赏体验,而且强化了审美主体的情感愉悦,并进一步加深了对道德情感的认同,激发了深厚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如CGI(计算机生成图像)和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可以产生高度真实的视觉效果,完美再现历史事件和重大场景。

  在《长津湖》《跨过鸭绿江》等主旋律影视作品中,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生动地还原了历史战役的震撼场面,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真实感。例如《长津湖》中拍摄七连志愿军战士的冲锋画面,多次使用高帧率摄影和特定镜头技术(如Steadicam、无人机拍摄)捕捉动态战斗场景,使画面更加流畅和细腻,增强了第一人称视角的沉浸感,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再认识以及由此所生发出的具身化的情感共鸣。毋庸讳言,相比于传统主旋律的历史场景营造,新技术的助推使观众对主旋律作品产生更为具体化的移情效用。

  具身式的沉浸体验还需要创新的视听技术支撑。例如3D音频和杜比立体环绕空间音效可以模拟声音在不同空间中的传播方式,使观众感受到声音的方向和距离,从而增强自然现实的沉浸感。例如,在《流浪地球》中的推进器启动时的轰鸣声,通过环绕声技术营造出震撼的效果,增加了场面的紧张感和壮观性。独特的机械声、电子音效等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未来世界的科技感和神秘感。一言以蔽之,新技术通过多方面的创新和应用,极大地强化了主旋律作品中的具身式沉浸体验。不仅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重大事件和人物情感,还进一步增强了主旋律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丰富人民性的美学内涵

  事实上,新技术在丰富主旋律作品的人民美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美学强调作品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念,而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主旋律作品可以更生动、深入地呈现这些内容。利用3D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精确复原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乡村和重大事件的现场,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例如《功勋》《光荣与梦想》《山海情》等主旋律电视剧,通过新技术细致化的场景复原,让观众领略到不同时代的变化,昭示了“人民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

  人民性美学的显露应当将主旋律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尤其是先进人物塑造当成是关键要素或重要参照。要想成功塑造一位先进人物,必然要基于细腻的情感认同。在这种意义上,新技术较好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纹路。如高动态范围成像(HDR)和4K/8K超高清技术可以捕捉更细腻的画面细节和色彩,使得人物的表情和情感变化更加真实、生动,将先进人物的成长史浓缩在时代发展的改革史与家国进步的事业史之中。

  总的来说,新技术手段为主旋律作品注入了活力和创意,使得这类作品在视觉效果、叙事手法、情感表达等文化景观层面以及具身体验、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好地传达和丰富了人民美学的内涵。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主旋律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在全球文化交流传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纽带作用。(韩贵东)

原标题:新技术手段为主旋律作品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王目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