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的数量与日俱增,他们仿佛一群不知疲倦的工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匆忙穿梭。他们已然融入现代生活的肌理,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卖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但与此同时,每一位外卖员都背负着如山的生活重担。他们在奔波忙碌中,不可避免地与各种秩序、人群和规则发生碰撞与冲突,比如交警、保安、行人等。然而,在面对这些冲突时,外卖员往往只能凭借个体的力量去应对,其背后的“系统”所能提供的支持和保护却极为有限。
电影艺术家们将这些现实问题搬到银幕之上,这无疑是值得称赞的勇敢之举,我们不应吹毛求疵。恰恰相反,我们迫切地期待更多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影片涌现。
&
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中的男主角是一名外卖平台的技术高管,他对算法深信不疑,过度依赖算法,通过不断“优化”算法来压缩外卖员的配送时长。然而,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他在回家途中不慎撞倒了一名逆行闯红灯的外卖骑手,随之而来的是赔偿问题的困扰。祸不单行,他又遭遇了被公司优化裁员的沉重打击。最终他恍然大悟,骑手超速、逆行等种种问题,其实都是他参与研发的“算法”优化所带来的恶果……
冷静而饱含温情的精心之作
刘泰风导演运用极其写实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故事。毕竟,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未知与变数。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每一次冲突的设置都精准恰当且合乎情理。更为关键的是,每一场戏都能以一种真实且冷静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当影片落幕,观众的内心不会对任何一方产生反感或排斥,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悲悯与共情,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入思考。
在影片接近尾声的一个片段中,男主人公帮助一位迷路的邻居老人回家。老人那喋喋不休的话语,仿佛是导演借老人之口向观众传达的肺腑之言,这个段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品味。在这个人人都被“算法”无形束缚的时代,我们是否已经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男主人公最终没有成为一名外卖员,但他成功地从“算法”的囚笼中挣脱出来,以人的视角去看待那些遭遇不幸的外卖员及其家人,这正是影片所要传递的脉脉温情与宽容体谅。
被算法与喧嚣淹没的现实主义影片
正如《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开场时那恼人的装修噪音以及贯穿全片的“算法”,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似乎也被类似的噪音和“算法”所围困。
就如同上述有关“富人演穷人”的不当评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作品,它们极易被各种嘈杂的“噪音”所左右,进而沦为某些人情绪宣泄的工具。出于种种顾虑,许多制片人和导演对现实题材望而却步。
而《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更是深陷“算法”的泥沼。这部小成本影片,既没有流量明星的加持(尽管演员们的表演可圈可点),又在营销方面投入甚少,种种因素导致其排片量少得可怜。尽管它在多个电影节上备受推荐,点映的评分也相当之高。
当酷热的天气渐渐褪去,生活的压力却依旧如影随形。我们亟需从纷繁复杂的喧嚣中沉静下来,用心去欣赏这样一部触动心灵的电影。在此,我郑重地向您推荐《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